1 / 4
文档名称:

孩子拆坏了小汽车.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孩子拆坏了小汽车.doc

上传人:ktdmzug142 2015/8/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孩子拆坏了小汽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孩子拆坏了小汽车
我接到了求助热线
现在,坐在我面前的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她急切地说:“我们家孩子太可气了,恳请您为我指点。”
“哪里有什么迷津指点。”落座后我平缓地问,“孩子出了什么问题?不用急,我们一起来讨论。”
年轻母亲开口还是有些激动:“我儿子3岁多了,平时倒是很讨人喜欢的,就是有一样太气人了――只要有什么新鲜一点的玩具或别的东西到了他手上,一会儿工夫准给你鼓捣坏了。为这,闹过孩子好几次了,也不管用。这不,最近他爸爸出差,今天回家给儿子新买回来一辆玩具汽车。孩子倒是真喜欢,小汽车到了他手上,着迷一样地就自己玩了起来。可一会儿的工夫,就把小汽车给鼓捣坏了,小汽车被拆成了好几块,轮子也掉了。他爸爸说是花了不少钱买的,真让人心疼。”说到这里,年轻母亲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唉!真拿他没办法。您说,这孩子怎么这么能破坏东西?怎么这么可气?”
闻言至此,我反而开怀地笑了:“不是‘可气’,是‘可喜’呀!”
“您不是开玩笑吧?”年轻的母亲真的感到有点困惑了。
我给家长分析孩子的行为
像这位年轻母亲介绍的这种孩子破坏玩具的情形,在有孩子的家庭大多都有过类似的镜头。于是,不少年轻的父母们常感到迷惑:这孩子怎么这样坏?怎么这么能破坏东西?常常忘了自己小时候也曾经有过这样的
“破坏性”行为。
从心理学角度看,孩子的这种“破坏性”行为,是由好奇心引起的一种探索性行为,是创造欲望引发的一种创造性行为。我们知道,孩子长到两三岁,随着肢体的发育,活动能力逐渐增强,个体的独立性加强了,他们认识事物的积极性也增强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已经不再满足于以前的用眼看,用嘴触,还要用双手去触摸、用身体去试探;已经不再满足于对事物表面的认识,还要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去探究事物内部的秘密。以前那些只能看到不能摸到的他认为神奇的东西,对他都是那么具有吸引力。这个阶段孩子的探索性和创造性行为,有一种执着性和坚韧性,有一种打破沙祸“问”到底的精神,不把自己所探求的东西内部秘密弄明日,他是决不罢休的。同时,这时候的孩子,既没有是非观念,也没有道德观念,更没有价值观念。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好东西和坏东西,不知道什么叫值钱的东西和不值钱的东西,他们只是被求知的欲望所驱使。于是,他们的这种探索性和创造性行为便成了一种“破坏性”行为。
年轻母亲有所领悟
谈了上面的意思之后,我说:“这样看来,孩子的‘破坏性’行为其实是一件好事。有人说,小时候拆汽车的孩子,也许就是将来的汽车大王!如此说来,你们家孩子拆汽车岂不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了?你看这是开玩笑吗?”
“孩子拆汽车还有这么多道理,真没想到。这么说不能简单地反对孩子破坏东西了?
”年轻母亲有所领悟。
“是的,做父母的对这时候孩子的破坏性行为,不应当给予简单的一概否定,而应当正确引导。”我肯定地说。
我给父母指出引导对策
对于孩子的这种“破坏性”行为,父母应从两方面着手引导。
首先是对孩子这个阶段的某些“破坏性”行为要正确认识。父母要看到其背后表现出来的是孩子正常的心理特点,是孩子正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