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扩大内需专题411.doc

格式:doc   大小:98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扩大内需专题411.doc

上传人:840122949 2018/9/6 文件大小:9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扩大内需专题411.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规划建议》指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必须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此次‘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将扩大内需战略独立成篇,并提出了相对具体的政策措施和目标,力图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这透露出中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迈出实质步伐。”
201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大力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拉动力。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
《规划纲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通过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的发展阶段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从生存型阶段进入到发展型新阶段;
发展导向处在历史性转折时期——从经济总量导向转为国民收入发展导向;发展方式的历史性转变——投资主导转为消费主导
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央提出了扩大国内需求的方针,并逐步明确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
一、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意味着我国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但建立长效机制则说明扩大内需不仅是面对金融危机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把内需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一个永远的、战略性的举措。而且三驾马车的动力机制上的顺序是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更好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充分利用有利条件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驾马车:外需——出口内需——投资、消费(最终消费是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两部分组成)
扩大内需就是一单元隔壁几家人,你拿钱给我,我拿钱给你,换着买东西。这样产生税收,产生GDP 。(话说,这单元有你和A两人,你是卖衣服的,A是个卖酱油的,你用你的钱买了A的酱油,你消费了,A有钱了,A就可以拿着钱干点儿别的事了,比如买买你衣服,于是你又有钱了,可以再买盐啊米啥的,内需扩大了,你除了酱油,又可以吃米吃盐了,A也有衣服穿了。当然了,A也可以留点儿钱扩大他的厂,比如开发个苹果醋啥的,这就是投资,你一看不错,也买了一点儿,钱又回到A那里去了,内需又扩大了,生活水平又提高了。这其间因为A和你都卖东西,又得交税,政府也有钱了,可以补贴给穷人买点儿酱油醋,这样A就可以多卖点儿酱油、醋,多赚点钱,他卖完了再去买你的衣服,于是你又有钱了。政府也可以建个公路,方便你去的地方买比A更好的酱油,于是你又拉动别的地方的内需了。当然了,如果你太有钱,看不上国内的酱油、醋,非要去买老外的酱油、醋,那你就不是扩大内需,是给老外送钱,是扩大进口了。
在外部市场需求收缩的情况下,中国的国内市场正在加速成长,巨大的消费潜力可以转化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年来,我国国内消费每年17-18%的速度增长,超过GDP速度。
国内需求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1978年至2009年,我国内需占总需求的比重始终在90%以上。今后,我国仍然有条件主要依靠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发展。
——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工厂-中国市场,消费潜力是任何一个国家不能忽视的。
综观世界各国,大国经济发展一般都以内需为主导。日本85%产品自产自销,15%出口;美国78%自产自销,22%出口
——人均消费水平比较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扩大内需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1998年—2008年的12年,政府消费从24%-,居民消费76%-
居民消费比重低。统计局核算,,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不足9,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中,政府和企业的贡献率66,二城乡居民消费占34.
城乡居民消费不均衡。30年来,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反响发展,78年到90年,-,-,2003年,城镇居民消费率达70以上,农村下滑到30以下,这种趋势一直在持续。
——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着力拓展内需增长新空间。必将为经济发展开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