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doc

格式:doc   大小:197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doc

上传人:w447750 2018/9/7 文件大小:19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课本P2~,)
⑴时间特点:不断增长,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原因是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
⑵地区差异: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快。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1. 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类型及特点()
构成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判断方法
类型

特点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均﹥3%
传统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1%
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1%
★(课本P6~7)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地区差异
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
⑴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进入现代型
⑵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⑶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⑷中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已基本实现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⑴生产力水平是根本原因
⑵国家政策⑶社会福利
⑷文化观念⑸宗教信仰
⑹自然环境

人口问题
主要地区
影响
解决措施
人口增长过快
发展中国家
(1)环境承受的压力过大,环境恶化
(2) 人均拥有的资源和产品少,影响生活水平,教育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3) 社会问题:.,.
采取控制人口的政策(如计划生育),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教育等
人口老龄化
发达国家


鼓励生育,接纳外来人口。
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课本P8~)
人口迁移分类
特点
流向
国际人
19世纪前
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1、从欧洲到美洲
2、从非洲到美洲(黑奴)
3、从亚洲到美洲、东南亚(劳工,避战)
口迁移
二战后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⑴欧洲经济发展快,变为人口迁入地⑵拉丁美洲人口迁往美国、加拿大和西欧⑶西亚和北非由于石油开采,招募大批外籍工人
国内人
口迁移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
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多是有计划、有组织的人口迁移,规模小频率低
由东部地区向西北和东北地区迁移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人口迁移以自发迁移为主,流量大频率高
由内地向沿海迁移;由农村向城市、工矿区迁移;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进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
★主要因素(课本P10)
其他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水、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
经济环境因素(包括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等)
其中经济因素起重要作用
政治因素(战争、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等)
社会因素(婚姻家庭、文化教育的发展、宗教和种族等)
三、美国的人口迁移()
时间
原因
方向
19世纪中期
南北战争
人口大规模西移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由乡村流向城市
20世纪20—60年代
自然灾害、农业危机
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新资源、新兴工业的发展
从东北部工业区迁往西部和南部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课本P12)
概念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资源数量。
影响因素
⑴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正相关); ⑵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
⑶地域开放程度(正相关); ⑷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反相关)
二、地球上适合养多少人(课本P13)
★合理人口容量
概念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