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钢筋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序号
名称
编号
1
结构施工图
结施
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04-92
3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 107-96
4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00G101
5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
97G329
6
施工组织设计
基础、主体、装修部分
2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污水厂座落在永宁河东岸下农场。
3施工安排
施工总工期为230天
管理负责人
劳务队负责人
结合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劳动力240人,分4个班组作业,每组70人,钢筋加工60人,运输40人。成立由项目部两名技术人员、一名质量员和钢筋班技术员、加工班长、连接班长组成钢筋分项控制小组,全面负责钢筋分项工程。
4施工准备
(1)组织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自审,认真熟悉图纸并且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对交底内容进行学习、讨论。
(2)工长认真学习钢筋有关规范、规程,对施工班组和试验员进行施工交底、试验交底,根据图纸对各部位钢筋量进行统计,提出钢筋用量计划报给材料部门组织订货并进行钢筋下料。
(3)成立项目部和作业队伍的双重控制小组,对钢筋分项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和材料节约等全面负责。
(4)根据现场钢筋用量和总体施工进度安排劳动力进场,并对锥螺纹和冷挤压套筒连接工人进行岗前培训,保证持证上岗。
(5)钢筋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三检”制,层层把关,多方控制施工质量。
钢筋弯曲机、钢筋切断机、钢筋锥螺纹套丝机各准备两台;钢筋套管冷挤压机四台;卷扬机一台;除锈机一台。作业前对挤压机的挤压力和力矩扳手进行标定。
材料管理人员依据技术人员提出的钢筋用量计划组织订货并根据工程进度需要安排材料进场。
(1)钢筋进场时技术人员和材料人员组织验收,原材(包括
所用20#-22#火烧丝、套筒)须有出厂合格证;
(2)钢筋加工前须进行原材复试,原材复试每60t为一批量,
不足60t时也可为一批量。%,%;
(3)钢筋进场后必须搁置在料场地垄墙上或用枕木垫起,垫
起高度不小于20cm,并用彩条布覆盖以防雨,同时原材应挂标识牌。
5、施工方法
钢筋加工前,应对其外观进行检查,钢筋表面应保持洁净、无损伤且平直、无局部弯折,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加工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在对钢筋进行外观检查、核对规格型号并原材复试合格后方能进行钢筋加工。
调直φ6~10盘条钢筋时冷拉率不大于4%。Ⅰ级钢筋末端需做180°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d的10倍;Ⅱ级钢筋末端平直部分锚固长度不足可做90°弯折以保证锚固长度,其弯曲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箍筋末端应做135°弯钩,其弯钩的弯曲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其他墙体均为双层双向网片,竖向钢筋在内,水平钢筋在外,三层网片墙中间网片居墙中放置。
(≥20mm)第一步出楼板面1000mm,第二步出楼板面2200mm,绑扎接头第一步出楼板面40d, 第二步出楼板面92d,×40d,搭接长度40d,锚固长度35d。
,锚固长度35d,×40d,且大于500mm。
,网片水平筋上挂20mm塑料卡,间距均为800mm,呈梅花型布置。
,搭接处至少绑3扣,搭接两端绑扎扣距端头2cm,同时保证搭接长度范围内有三根墙筋通过,并绑扎牢固;
,墙体竖向第一道钢筋距暗柱主筋间距为5cm,第一道水平钢筋距楼面5cm(当与柱箍筋冲突时,柱箍筋向下移让水平钢筋)。
:
板上墙筋:就位前先依据墙、柱边线及网片间距检查下层钢筋甩筋位置是否正确。如有位移按照技术人员方案进行调整,然后布定位筋、画分档线绑其余钢筋;
墙体筋如遇门窗、洞口及管道时,要在洞边竖筋上画标高线,同时按照图纸设计要求绑扎洞口加筋。
为了墙体竖向及水平钢筋位置的准确性,要求加设竖向及水平钢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