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第一节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
第三节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第二节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及演变规律
第六节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与产业发展展望
第四节主导产业选择与产业的协调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一、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二、产业的分类
三、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一节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一、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产业结构从经济学发展史上考察,是20世纪50年
代中期才出现的概念。到60年代产业结构的含意和用
法还争论不休,有的把产业结构视为某个产业内部的
企业间关系,也有的把产业结构视为各个产业之间的
关系结构,还有的把产业结构视为产业的地区分布状
况。
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直至70年代,日本研究经济理论的专家认为产业
结构专指产业间关系结构。但还有人把研究产业间关
系结构的“产业结构理论”视为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
认为广义的产业结构理论中还应包括研究产业内的企
业间关系的“产业织织理论”。
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狭义产业间关系结构的“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结构
产业间关系结构的“产业结构理论”
广义
产业内企业间关系的“产业织织理论”
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指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产业间的相互联系和数
量比例关系。
产业组成、产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
产业结构的运行与调控机制、产业结构的优化、主导
产业的选择、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手段。
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1)古典经济学家开始把结构分析的方法引人经济
学领域
代表人物:魁奈、斯密、马克思。
魁奈:把经济系统的运行用结构的形式表现出来。
斯密:奠定经济结构理论的基础。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
总的来看,古典经济学中的结构分析侧重于生产关
系方面,并未系统地考察经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2)以研究经济发展为主旨的结构主义学派的兴起
奠定产业结构理论基础和基本框架
代表人物:
费希尔():1935年在《安全与进
步的冲突》一书中,将二次产业以外的其它各业统称为
第三产业,提出了第三产业的概念。
科林·克拉克():1940年发表了著名的
经济学著作《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继承和发展了费
希尔的研究成果,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总结了随着经济
发展的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规律。
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里昂惕夫:1941年在其《美国经济的结构,
1919—1939》一书中,试用投人产出的研究方法对美
国经济结构进行了阐述。
钱纳里和克拉克:1959年合著的《部门间经济学》
发表。
钱纳里:1960年在《美国经济评论》中发表了《
工业增长的模式》一文,提出经济增长是以不同产业
和经济活动部门中生产结构的变化为特征的等。
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