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2
文档名称:

居住区规划.ppt

格式:ppt   大小:10,240KB   页数:8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居住区规划.ppt

上传人:wz_198613 2018/9/7 文件大小:1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居住区规划.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概念与沿革
整体布局
规划要点
技术要点
内容提要
居住区规划的整体布局
居住区规划概述
居住区主要用地规划要点
居住区规划主要技术指标
一. 居住区规划概述
一. 居住区规划概述
我国居住区规划组织形式的简要演进历程
我国最早的居住环境组织形式: 周代,出现一些规模较小的单一的组织形式,被称为“里”。
里坊制:秦汉时期出现了面积约为1平方里(约17公顷)的“闾里”;三国时期,曹魏邺城的居住单元称为“里”,面积约30公顷左右,发展到唐代的“坊”,面积有了进一步的扩大。里坊制的居住组织形式与早期运用井田制路网的规划理念是分不开的。
街巷制:北宋时期,由于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里坊的组织形式被商业街和坊巷的形式所替代,住宅直接面向街巷,与商店、作坊混合排列。
一. 居住区规划概述
我国居住区规划组织形式的演进历程
一. 居住区规划概述
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佩里提出了“邻里单位”的概念,以小学的服务半径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并作为组织居住区的基本形式和构成城市的“细胞”。50年代出引入我国,并在上海曹阳新村的建设中得到体现。
50年代末按照苏联的小区理论先后建设了不少居住小区,并且一直延用至今,影响深远,并不断发展完善。近年来在国家建设部门的指导下,我国居住区组织结构开始向多元化发展。
我国居住区规划组织形式的简要演进历程
一. 居住区规划概述
居住区规划相关概念
社区——
社区概念最早是由费孝通引入我国的,但社区真正得到关注和发展还是近些年的事情。
社区的含义很丰富,简单地讲,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提出的社区形成的四个条件:①有一定社会关系;②在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③有比较完整的公共服务设施;④有相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
一. 居住区规划概述
居住区规划相关概念
居住区——
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基本可以在居住区内得到解决,居住区实际已具备小型城市的功能。
一. 居住区规划概述
居住区规划相关概念
居住小区——
一般称小区,是由城市道路或城市道路和自然界限(如河流等)划分,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物质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居住组团——
一般称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可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居
住区—组团、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类型。
城市用地中,居住用地占20~32%,人均用地指标为18~28㎡/人。
规模:以人口和用地规模来表示,主要以人口规模为依据划分为三个等级。
居住区
小区
组团
户数(户)
10000~16000
3000~5000
300~1000
人口(人)
30000~50000
10000~15000
1000~3000
一. 居住区规划概述
居住区规划相关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