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实例分析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要点进行研究与分析。首先,对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发展趋势以及主要结构形式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之上,介绍了转换层的设计原则。然后,从梁式转换层结构的设计与构造、高层转换梁的设计与构造要求、框支柱的设计与构造要求、转换梁的截面设计方法四个角度分析了高层结构转换层的抗震设计。
关键词:高层结构;转换层;结构形式;设计原则;抗震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某工程属于高层商住楼,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商业裙楼以及高层塔楼。这一工程地下3层, 地上26层。其中地下室层高 4 .8m, 布置设备用房及公共机动车泊位, 地下2层、3层设六级人防。地上 1~ 3层为商业用房, 层高 , 安装有集中空调及消防系统; 第4层为转换层, 层高 5 .7m; 4层以上为剪墙结构住宅。住宅除第 24层层高为 4 .2m 外,。31层以上为机房, 室外地坪以上主体高度为 , 建筑总高度(至机房顶) 。除此之外,这一工程的地形为缓坡地形,经过研究与分析,场地及其附近未有活动断裂带或深大的活动断裂带通过, 场地地层构造及地形稳定, 属抗震有利地段。本文就结合这一具体工程队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研究与分析。
1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待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必然会适应市场需求,寻求新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①钢骨混凝土的广泛应用。对于钢骨混凝土来说,它有着优良的品质,尤其表现在高承载力以及高刚度之上。一方面,可以对梁的截面尺寸进行较大程度上的减少;另一方面,钢骨混凝土本身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耐久性以及抗震性。②钢骨混凝土具备较高的定位。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支模进行有效的减少,使得施工进程大大加快。目前状况下,我国的钢骨混凝土的应用仍然较为局限,但在国外,它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肯定。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高层转换层来说,它的应用十分广泛,这主要是由其本身所具备的高性能决定的。它的结构较为合理,在进行施工时能够带来诸多的优点。比如对截面尺寸进行有效减少、进一步控制裂缝以及挠度,控制工作阶段的裂缝宽度及减轻支撑负担等等。因此,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非常适合于建造承重荷载较大且跨度较大的转换层,且有自重轻,节省钢材和混凝土等优点。
2主要结构形式
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 2010)中,规范对转换粱的最小高度和宽度作了很明确的规定:框支梁截面的宽度不宜大于框支柱相应方向的截面宽度且不宜小于其上墙体截面厚度的2 倍,且不易小于400mm;当梁上有托柱时,不应小于梁宽方向的柱截面宽度。进行抗震设计时,转换梁高不小于其跨度的1/6;非抗震设计时,转换梁高不小于跨度的1/8。
3 转换层的设计原则
转换层的竖向布置
带有转换的高层结构可根据其建筑功能和结构传力的路径,可以沿高层建筑的高度方向一处或多处灵活布置;也可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在楼层某些局部布置相应的转换层,可根据自身的特点作为正常使用楼层,也可作技术设备层,在转换层的设计中应确保转换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保证竖向刚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