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浅谈煤矿掘进过断层技术分析与改进措施.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煤矿掘进过断层技术分析与改进措施.doc

上传人:ohghkyj834 2015/8/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煤矿掘进过断层技术分析与改进措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煤矿掘进过断层技术分析与改进措施
[摘要]在煤巷过断层掘进中,增大断层和巷道的夹角,减小了断层对巷道的影响范围,增大了巷道顶板的支撑能力,有利于巷道的支护和维护。本文阐述了煤巷掘进过大断层的方法,解决煤巷掘进过断层支护困难的问题。
[关键词]煤矿掘进;支护方案;过断层;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6-0426-02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突飞猛进,我国各行各业对于煤矿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又由于我国煤矿资源比较丰富,所以煤矿业在近几十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随着煤矿业的不断发展,由于过断层技术还没有足够成熟,在生产过程中无法及时有效的解决断层面的一些技术问题,从而导致发生了很多安全事故,对煤矿的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现对煤矿生产掘进工作中的断层技术进行简要分析如下:
一、断层的基本概况
断层的形成原因有很多,但是主要归根于由于采矿过程中,对原有岩层结构进行了人为破坏,使得煤矿岩层所受之力已超于其本身多能承受之力,导致了岩层的结构发生破坏,甚至于破裂,最终导致岩层裂隙的形成。当破坏达到一定的程度,裂隙会连接到一起,一个断层面就此形成。在掘进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的有正断层和逆断层两种不同的断层结构:正断层的形成机制:正断层主要是由于断裂层的上盘与下盘发生了相对移动:上盘下移,下盘上移。这种相对移动多发生与倾斜角大于45
°的断层面,由于其相对位移,其破坏的程度不及逆断层,其断层带的发育也没有逆断层宽。逆断层的形成机制:逆断层主要是由于断裂层的上盘相对于下盘发生了上移,下盘则下移,从而导致了断裂层的相对位移加大,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倾斜角小于45°的断层面,由于其相对位移的不断加大,其破坏程度比较大,容易使得岩层产出破碎,且断层带比较容易对着位移的加大而加宽。
二、煤矿掘进过断层方法概况
随着煤矿生产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煤矿被开发使用。同时,也出现了开采面断层情况各异的矿井。对于情况各异的断层面,在进行掘进工作进行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因素:顶板的质量与构造,底板的质量与构造、断层面的具体情况,断层面的坡度,掘进工作所采用的施工工具等。根据以上因素,综合考虑,才能制定出可靠地过断层方法。目前,国内常常采用的过断层技术方法有:后退挑顶法,后退卧底法,注浆固定法。前两种方法是对小断层采用的,后一种方法是对大断层采用的。下面针对上述三种施工方法,进行一些阐述:

后退挑顶法是针对于小断层、厚煤层所采用的一种常用的过断层施工方法。当煤矿开采所产生的断层面使得处于掘进施工方向上方的煤层发生上移时,用此种方法可以适当解决施工中所产生的安全问题。施工中,用挑顶的方法,使得掘进巷道的顶部刚好与断层面下盘的煤层顶板相连接,从而保证了掘进工作的继续进行。

后退卧底法在小断层、厚煤层的开采中也是常常使用的过断层施工方法。当煤矿开采所产生的断层面使得处于掘进施工方向上方的煤层发生下移时,用此种施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过断层技术问题。施工中,使用卧底技术,可以使得掘进巷道的顶部与断层面的上盘的煤层顶板相吻合,从而保证了掘进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应适当使用护顶工具如锚杆、架棚等,起到支撑顶层的作用。

注浆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