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ppt

格式:ppt   大小:6,810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18/9/8 文件大小:6.6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服饰特点
蒙古族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月玛瑙、珍珠、金银制成。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族相似。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格外醒目。
回族
回族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所不同者主要体现在头饰上,回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棕色的无沿小圆帽。妇女多戴盖头,特别是在西北地区:少女及新婚妇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黑、青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回族男子在节日或遇有红白喜事时,喜戴白色小帽,妇女则戴披搭式巾帕,巾帕前端遮至下巴,后面披垂于肩头。
维吾尔族
花帽,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美的标志之一。早在唐代,西域男性多戴卷檐尖顶毡帽,款似当今的“四片瓦”。到了明代,因受阿拉伯和中亚文化的影响,维吾尔族男子削发戴小罩刺绣花帽。清代初期,维吾尔族花帽在用料和款式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冬用皮,夏用绫,前插禽羽。女帽皆用金银线绣花点缀与装饰,喀什干的四楞花帽脱颖而出几乎成了维吾尔族花帽的主流而延续至今。经过各地维吾尔族人民的不断创新,花帽做工愈益精细,品种更为繁多。但主要有“奇依曼”和“巴旦姆”两种,统称“尕巴”(四楞小花帽)。
苗族
假若盛装的苗族姑娘汇聚在一起,那一定会变成一个美丽的银色世界。喜戴银饰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们挽发髻于头顶,戴上高约2 0 公分左右,制做精美的银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 根高低不齐的银翘翅,上面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图案。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 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更显的高贵富丽。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耳环、手镯都是银制品。只有两只衣袖才呈现出以火红色为主基调的刺绣,但袖口还镶嵌着一圈较宽的银饰。苗家姑娘盛装的服饰常常有数公斤重,有的是几代人积累继承下来的。素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苗家姑娘的裙子叫百褶裙,但实际上一条裙子上的褶有5 0 0 多个,而且层数很多,有的多达三、四十层。这些裙子从纺织布到漂染缝制,一直到最后绘图绣花,都是姑娘们自己独立完成,再加上亲手刺绣的花腰带,花胸兜,真是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服饰小故事(1)
“鸡冠帽”的由来云南彝族妇女都喜爱戴一种帽子——鸡冠帽。这种帽子式样特别,是用布剪成公鸡形状,其上或镶以许多颗银泡,或镶上数颗铝泡,有的还缀以各种钮扣和彩穗,有的则用丝线绣花。这种****俗的形成,据说是出于彝族人民对一对男女青年与魔王斗争赢得美满姻缘的怀念。
相传,在古老时代,云南一个小山村里,住着两户人家。一家有个姑娘,长得像山花一样漂亮,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另一家有个小伙子,长得像金竹般英俊,勤劳勇敢,诚实可亲。他们俩从小时候起,就一同玩耍,一同放牛。长大后,各家干各家的农活,在一块儿的时间少了,就约定经常在村边的林子里相会。后来,他们相会的事被林中的魔王发现了,厄运也随之而来。因为魔王见了年轻漂亮的姑娘,顿时起了歹心,想抢走她。小伙子见状,怒不可遏,便与魔王打斗起来。可是,小伙子哪里是魔王的对手,三两下子就被打得遍体鳞伤。为了占有美丽的的姑娘,魔王竟把小伙子杀害了。
柔弱无助的姑娘被魔王抢到深山老林,整天以泪洗面,好不伤心。她哪里甘心被恶魔侮辱?总在想着出逃的法子。机会终于来了,在一个清风月明的夜里,趁着魔王酒醉酣睡之际,她匆匆逃离魔掌。没料到,醒来的魔王发现姑娘不在身边,知道她一定是往回逃跑了,立即紧追不舍。当姑娘逃跑到一条靠近山寨的路边,突然传来山寨里的鸡叫声,这可帮了姑娘的大忙。原来,魔王听到鸡叫声,知道前面有人家,心里十分害怕,就不敢再往前追赶,姑娘终于逃出了魔掌。
后来,姑娘想到被杀害了的恋人,要去把他的尸体掩埋起来,但又怕魔王再来纠缠,说不定会再次落入魔掌。怎么办呢?左思右想,终于有了主意。姑娘得知魔王害怕公鸡,便抱着一只公鸡来到小伙子被害的地方。当公鸡“喔喔”啼叫后,小伙子竟奇迹般地慢慢苏醒过来,这一下子可把姑娘高兴得跳了起来,最后,他们终于相亲相爱,结为夫妻,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