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存货
第四章
本章结构及掌握要点
取得存货
持有存货
转出存货
1、存货概念
2、取得存货入账价值的构成
3、取得存货的核算
1、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2、发出存货的核算
3、计划成本法
4、存货的期末计价
在收入、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等章节学习
本节重点和难点
存货的概念
存货确认的条件
存货的初始计量
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
第一节存货概述一、存货的概念与分类
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存货
持有存货的目的
出售
日常活动中持有,不包括为特定目的而持有
直接出售
加工后出售
存货的确认
前提——符合存货定义
1、确认条件
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资产的有用性
实质:企业是否拥有存货的法定所有权
(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满足货币计量假设
基本标准
专业标准
?
用于劳动手段—固定资产,
用于生产销售—存货
?
用于建造固定资产—工程物资,
用于生产销售—存货
思考题
只要是所有权属于企业的商品物资,就属于存货。对吗?
(二)、存货的分类
1、按存货的经济内容分类
商品
产成品
自制半成品
在产品
材料
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
2、按存货的存放地点分类
库存存货
在途存货
加工中的存货
委托外单位代销存货
3、按存货的取得来源分类
外购的存货
自制的存货
委托加工的存货
投资者投入的存货
接受捐赠的存货
接受抵债取得的存货
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存货
盘盈的存货
低值易耗品概述
低值易耗品是指单位价值较低、使用年限较短、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各种用品、价值不高或易损的设备。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为了核算和管理的方便,企业应将低值易耗品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一般按低值易耗品的用途可将其分为以下几大类: ①一般工具。、量具、夹具、装配工具等。②专用工具。指专用于制造某一特定产品,或在某一特定工序上使用的工具,如专用模具等。③替换设备。指容易磨损或为制造不同产品需要替换使用的各种设备,如轧钢用的钢辊等。④管理用具。指在管理上使用的各种家具,如办公用品等。⑤劳动保护用品。指为了安全生产而发给工人作为劳动保护用的工作服、工作鞋和各种防护用品等。⑥其他。指不属于上述各类的低值易耗品。
二、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
存货应当以其实际成本入账。
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存货的取得途径不同,其实际成本的构成也有所不同。
取得方式
入账价值
外购存货
购货价格+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相关税费+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
自制存货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投资者投
入的存货
合同或协议价(不公允的除外)
接受捐赠的存货
按捐赠方提供的有关凭据上表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委托外单位
加工的存货
加工过程中耗用的原材料和半成品成本
+加工费+相关税费
盘盈的存货
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
存货取得的入账价值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