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局部修订初稿.doc

格式:doc   大小:206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局部修订初稿.doc

上传人:zxwziyou9 2018/9/8 文件大小:20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局部修订初稿.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总则
(分流制或合流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的总体规划,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地形特点、水体环境容量、原有排水设施、污水处理程度和处理后出水利用等经研究后综合考虑确定。同一城镇的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的排水制度。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可建议改为“宜”
采用分流制。合流制排水系统应设置污水截流设施。对合流制管道溢流(CSO)的污染物,宜采用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处理的方法加以控制。宜采用低影响开发(LID)进行雨水的管理。建议删除本句,在谈排水体制的时候,只讲雨水管理不合适,且LID在国内是更关注技术,通常说LID技术
对水体保护要求高的地区,可对初期雨水进行截流、调蓄和处理。在缺水地区,宜对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和综合利用。
【条文说明】规定排水制度选择的原则。
分流制指用不同管渠系统分别收集和输送各种城市污水和雨水的排水方式。
合流制指用同一管渠系统收集和输送城市污水和雨水的排水方式。
分流制可根据当地规划实施和经济情况,分期建设。污水由污水收集系统收集并输送到污水厂处理;雨水由雨水系统收集,并就近排入水体,可达到投资低,环境效益高的目的。本次修订注重结合当地特点因地制宜选择排水系统,并应进行研究。根据气候特征,年降雨量较小的地区,如水体环境容量许可,可采用合流制。如地形特点为丘陵地区,结合边沟排水,可采用分流制。如水体环境容量能承受初期雨水冲击负荷的,可采用合流制。旧建成区由于历史原因,一般已采用合流制,要改造为分流制难度较大,故规定同一城镇可采用不同的排水制度
并着力开展截流设施的建设。由于分流制和合流制都是可用的排水制度,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本次修订在1997版将“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应采用分流制”改为2006版“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宜采用分流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改为“新建地区可采用分流制”,有条件实施分流制排水系统的还应尽量实施。正文调整后,条文说明也要修改
同时规定合流制排水系统应设置污水截流设施,以消除污水和初期雨水对水体的污染。合流制管道溢流污染是城市水环境重要的面污染源之一,对城市水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应加以控制,本次修订增加了“宜采用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处理”的规定。雨水采用渗透、蓄渗等设施可减少雨水径流量,对分流制管道减少了进入管道的雨水量;对合流制管道减少了进入合流制管道的雨水量,从而减少了溢流次数和量。利用生物方法可去除径流中的部分污染物。城市规划时,从源头采取措施可削减水量和污染物,即采用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实现雨水控制和利用。初期雨水由于路面污染和管渠中的沉积污染,其污染程度相当严重,对水体保护要求高的地区,可对初期雨水进行截流、调蓄和处理。雨水资源是陆地淡水资源的主要形式和来源,在缺水地区,宜对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和综合利用。
术语
sewer overflow
合流制管道中,超过截流能力的水排泄水体的状况。建议改为“合流制管道中,超过截流能力的水排泄入水体的状况”
low impact development design strategies
基于源头控制理念,通过渗透、蓄渗等方法,减少雨水径流量;同时采用自然生态方法去除径流中的部分污染物,实现雨水控制与利用的一种雨水管理方法。
符号
3 设计流量和设计水质
雨水量
,结合建筑内部给排水设施确定,可按当地相关用水定额的80%~90%采用。
【条文说明】规定居民生活污水定额和综合生活污水定额的确定原则。按用水定额确定污水定额时,建筑物内部给排水设施水平较高的地区,可按用水定额的90%计,一般地区可按用水定额的80%计,取消了“排水系统完善的地区可按水定额的90%计,一般地区可按用水定额的80%计”。。根据排水系统的普及程度和排水管网的建设安排,合理确定近期规模,但排水管网应按规划规模一次建成。
,应根据排水系统的发展规划、普及程度合理确定近期规模和规划规模。
【条文说明】排水系统作为重要的地下基础设施,应严格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实施和先地下后地上的建设规律进行。由于一次规划后往往分期实施,则地下管道应按规划规模实施,污水处理系统则应考虑规划的分期实施进度逐步实施。
,也可采用数学模型(流量过程线)法。若采用推理公式法,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Qs=qΨF ()
式中:Qs-雨水设计流量(L/s);
q-设计暴雨强度[L/(s·hm2)];
Ψ-径流系数;
F-汇水面积(hm2)。
注:当有允许排入雨水管道的生产废水排入雨水管道时,应将其水量计算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