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江苏博士后工作十二五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41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江苏博士后工作十二五规划.doc

上传人:653072647 2018/9/9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江苏博士后工作十二五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江苏省博士后工作“十二五”规划
为贯彻落实《江苏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江苏省“十二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规划》和《江苏省“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精神,进一步完善博士后制度,促进技术创新,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博士后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江苏博士后工作发展现状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成绩和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期间,江苏博士后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设站(基地)单位和广大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立的各项目标任务,博士后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省新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下简称流动站)8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144个,创建了省级博士后工作载体——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以下简称创新基地),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以下简称博士后人员)3100名。流动站、工作站及招收博士后人员数量,比“十五”%、%%。目前,全省已设有流动站210个、工作站241个、创新基地181个,其中,流动站和工作站设站数均位列全国第二。博士后站点研究领域覆盖了哲学、工学、理学、农学、医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军事学和艺术学等全部13大学科门类,涵盖了79个一级学科,%,较
“十五”末提高了10个百分点。基本形成了学科专业比较齐全、分布面比较广泛的博士后工作体系,初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行之有效的博士后管理制度。截至2010年底,全省累计招收博士后人员6500多名,在站博士后人员2600多名,集聚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年轻专门人才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促进了学术交流和相关学科、交叉学科、前沿学科的发展,促进了产学研结合,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创新型经济的重要时期,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阶段。为推动江苏科学发展和率先发展,省委、省政府确立了科教与人才强省、创新驱动战略,更加强化了人才和科技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博士后制度是集聚、培养和使用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平台,在促进学科交叉发展、科学技术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活力。在新的时期,江苏博士后工作必须紧紧抓住难得的机遇,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围绕博士后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等环节,以促进学科发展和产业升级为导向,以服务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重点,通过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提升博士后培养水平,努力把
江苏博士后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围绕“两个率先”和建设创新型省份的目标要求,按照“改革完善制度,着力提高质量,优化布局结构,鼓励多元投入,造就创新人才,服务江苏发展”的基本思路,大力发展博士后事业,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跨学科、复合型、战略型和创新型的博士后人才队伍,为开创江苏发展新局面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围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亟须解决的重大科技问题,适应产业发展要求,优化合理布局,科学统筹规划,拓展设站领域,完善学科及专业设置,不断加强流动站、工作站和创新基地建设,实现博士后人才集聚与创新型经济发展的互促互动,努力使江苏博士后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明确各级政府博士后工作管理部门责任,推动管理机制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博士后工作管理制度,加强指导和服务。发挥设站(基地)单位主体作用,采取多种措施,扩大博士后招收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争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投入,努力形成国家、各级地方政府、设站(基地)单位和社会投入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坚持以用为本,把培养和使用有机结合贯穿于博士后工作的始终。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充分尊重博士后的创造性劳动,鼓励探索,宽容失败,不断营造良好的创新型人才成长环境。构建科学的博士后工作激励机制和质量评估体系,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以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博士后人员为目的,着力提高培养质量,促进博士后科研成果产出数量、质量和转化率明显提高。
。发挥企业博士后工作的技术创新优势和辐射作用,推动政产学研结合,重点扶持和推动战略型、创新型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项目,进一步完善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机制,把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