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从《叽叽喳喳的寂静》看其诗意的生成.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从《叽叽喳喳的寂静》看其诗意的生成.doc

上传人:kisuamd347 2015/8/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从《叽叽喳喳的寂静》看其诗意的生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从《叽叽喳喳的寂静》看其诗意的生成
摘要:《叽叽喳喳的寂静》是“童话诗人”顾城的早期作品,本文将从诗的言内之意和言外之意分析其诗意的生成。
关键词:顾城;诗意;言内之意;言外之
一、从“言内之意”看其诗意的生成

深冬时节,一群小鸟在胡同里叽叽喳喳,诗人用自己抒情的笔调将这个场景记录下来,然而表达的却是内心的孤苦和寂寞。诗句“雪,用纯洁/ 拒绝人们的到来”①描绘一个诗人眼里的下雪天,“雪”带上了人的特性,由于诗人其细腻的情感和敏感的个性,雪花的到来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雪”的形成是由于气温过低时由大气而凝结成晶体,下降到大地的一种自然现象,有着纯白近乎透明的特性,可是雪怎么会有人的感情,“拒绝人们的到来”呢?又怎会“用纯洁”去完成这一行为呢?其实这是诗人展开了奇特的想象,洁白飘逸的雪花,降临时,将大地粉妆玉砌一番,而这么美丽的景象怎能让人类的践踏而变得混乱,遭到破坏呢,所以诗人说雪拒绝人们的到来,不愿意人们打扰这份安谧。这使得诗充满着浓郁的情调。

“雪,用纯洁/拒绝人们的到来”不仅含蕴着浓郁的情调,还体现了语言的机智效果。“用”“拒绝”两个都是人们专用的动词,而这里诗人将这两个动作赋予给雪,使人想象到雪花飘落,大地白雪茫茫,一片空旷辽阔的景象,而人们的出现会打破这份安谧美丽的雪景,这些意象便会在读者的脑海中旋转定格。
“那里/许多小灌木缩成一团/维护着喜欢发言的鸟雀”诗句中,“缩”“维护”用得很传神。可诗人为什么偏偏选择“缩“字,而不是其他的,如“抱”。由于“缩”包含“退缩,因力量弱小或受到外界威胁而收缩”的意思,用“缩”字可以使读者联想到小灌木属于小植物,枝条小而脆弱,因此紧紧团结在一起,形成一股新的强大力量,这种意象更加适合表达诗人内心的感受。因为从后文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敏感和脆弱,对这个社会缺乏安全感,小灌木的形象或许寄托着顾城的影子。
“一小群鸟雀叽叽喳喳/她们在讲自己的事/讲贮存谷粒的方法/讲妈妈/讲月芽怎么变成了/金黄的气球”这诗句看似很平凡,但它又充满着诗意,完全是从一个小孩子的角度描写眼前的景物。小孩子是最纯洁的,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喊,希望世俗的思想不要污染了孩子的纯真,他们的思想单纯,对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很多人认为“孩子的语言就是诗家语”。小鸟雀还没成熟,谈论着妈妈,不明白天上的月牙怎么变成了最喜爱的气球,月牙是不是调皮了,还是长大了,怎么长得胖胖的?这就是诗人运用机智语言带来的诗意效果。舒婷曾在《童话诗人》中提到,顾城是一个敏感的而又多忧善感的孩子,在现实中有着对生活的悲伤,躲在自己的童话世界里“缩成一团”。
“言外之意”看其诗意的生成
1.“观照”背后蕴含的“观感”
《叽叽喳喳的寂静》是顾城早期典型的朦胧诗,在诗中,我们首先可以感受到“雪”“小灌木丛”“鸟雀”“谷粒”“月牙”“气球”等意象所呈现出来的直观世界。这是纯真的自然景象,它们给我们带来的观照是:诗人心里也存在自然界一幕唧唧喳喳的寂静。但是诗人心中究竟存在怎样的一片唧唧喳喳的寂静呢,诗人并没有直接点明这个“观感”,使读者自己去创造去想象诗人当时的主观感受,这也是朦胧诗的一大特点,充满了丰富的思想情感张力。诗人自己的心中也有自己的一片唧唧喳喳的寂静,有着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