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浅析行政诉讼立案标准的探究.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析行政诉讼立案标准的探究.docx

上传人:1902282095 2018/9/9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析行政诉讼立案标准的探究.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析行政诉讼立案标准的探究
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浅析行政诉讼立案标准的探究”,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一、行政诉讼立案难的社会危害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实施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了,它的颁布实施对我法治建设的进程有重要的意义,这标志着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正式建立。行政诉讼是化解“官民”纠纷的重要机制,也是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免受行政行为不法侵害的最重要的一条途径。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一些社会矛盾层出不穷,伴随而来的是行政诉讼的不断增加。但是,现实生活中行政诉讼立案难的问题特别的突出,被人们形容为“难于上青天”。这种立案难也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危害:
(一)立案难严重阻碍依法行政著名法学家姜明安教授认为:行政诉讼是司法权对行政权的事后监督,监督行政主体依法行使职权,救济遭受行政权侵害的私法权益。我国法学界普遍认为,行政诉讼为遭受行政权侵害的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提供的新的救济途径,使行政相对人能够有合法的途径对抗行政机关的不法行政行为,并且逐步改变了官大民小、民不能告官的思想。促进的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提升了政府的依法行政的水平,使行政机关不敢肆无忌惮的做出行政行为。但是司法实践中立案难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政府机关依法行政。
(二)立案难阻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社会矛盾得到合理的解决,人民的合法权益的得到应有的保护,使社会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但是立案难的存在,导致了官民纠纷的不到及时的解决,人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就会导致人民心生怨恨,从而产生破坏社会和谐的念头。
(三)立案难阻碍了人权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民主集中制国家,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政府应该充分尊重和保护人民的人权,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通过对立法、司法和行政权的划分,形成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这就要求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司法机关通过审查行政权,一方面制约行政权的无限扩张,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另一方面通过司法途径救济遭受行政权侵害的私法权益。现实生活中,由于官强民弱的现实的存在,使得行政诉讼被称为“拿鸡蛋碰石头”更何谈民告官能够胜诉呢,这就导致了对普通民众的第二次伤害,侵害了普通民众的基本人权。
(四)立案难阻碍了司法独立今年来我国为司法独立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也显现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在行政诉讼方面,司法还很不独立,一些地方政府利用在财政上对法院的制约,使得法院无法轻易对以同级政府为被告的案件予以立案。
二、我国行政诉讼法关于立案标准的规定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提起行政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三、行政案件立案审查法定条件的分析
(一)原告主体资格的审查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原告仅限于公民、法人或者是其他组织,就原告的主观方面来说,原告仅仅是认为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至于在客观上是否真的侵犯了其合法权益或者真正遭受实际损失则是实质审查的阶段,而跟原告没有丝毫的关系。因此,对于具体行政行为是否真的违法并不影响原告的主体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