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半路家庭
1
谈对象时,我妈劝我别嫁离异过的人家。她怕我不练达人情世故,搞不定较复杂的家庭关系。我不觉得“非原装家庭”有何大碍。直到结婚后,我才渐渐发现――“半路”家庭的关系,真不那么好处。
婆婆是医术高明的中医,年轻时再婚过,所以我们有两个爸(暂且称呼为亲爸与后爸)。亲爸是工人,说话粗嗓门、随地吐痰,是本市人。婆婆当年在农村插队,为返城而下嫁给他。二人毫无共同语言,婚姻非常痛苦,在我老公3岁时,法院判他们离婚。
后爸是婆婆的中学同学,中年丧偶。婆婆离婚后,二人组建了“知识分子化的家庭”,生活得很幸福。
亲爸离婚后一直未娶,法院虽然将孩子判给他,但他不懂得教育。我老公一度逃学叛逆,成为问题少年。为抚养儿子,婆婆恩威兼施,一方面吓唬前夫教育不当的后果,另一方面帮他在医院后勤部找了工作。最终,亲爸同意交出抚养权。老公从读初中起就跟着后爸生活。
后爸自己不能生育,对老公爱如己出,悉心调教。后来,还含辛茹苦地把他送到美国留学,培养为高级工程师。
2
无论我婆婆多么智慧灵巧,能处理好与前夫的关系,但是“半路家庭”总有更多纠结与矛盾。
亲爸退休后,不是打麻将就是炒股票,偶尔会拉儿子一起投资。所谓投资,其实是让儿子赞助他,我老公没少给他钱。婆婆颇多微词――她觉得,养儿子你没操心,让儿子孝顺你倒好意思!亲爸跟婆婆平日不往来,偶尔见面,婆婆也是一脸的鄙夷与不屑。
亲爸对婆婆又爱又恨,她的一句话,常能把他气个半死、琢磨几周。后爸性格豁达,不反对婆婆与前夫保持远方亲戚般的关系,也不反对我老公逢年过节地孝顺自己亲爹。然而,在他的修养背后,多少有一些微妙的“争风吃醋”。他以自己有这么优秀的儿子为荣,时不时要老公陪他去各地旅游,常要扮演儿子“心灵导师”的角色,发送各种心灵鸡汤给我们,高调评论老公的微信微博。
在复杂的家庭长大,我老公从小习惯于被两个爸拉过来扯过去。恋爱时,我曾让老公表态:“哪个爸咱更要孝顺?”
老公说:“亲爸脾气大,文化低,但毕竟是亲爹啊!后爸把所有的积蓄给我念书,要是没他当年的管教,我怎么可能有今天!我能不孝顺他么?……”
手心手背都是肉,老公也不知该偏向谁。
无论是孝顺谁,我们都要小心翼翼、见风使舵、两边瞒着。稍有不慎,两头不讨好,还惹婆婆生气。我也不告诉同事朋友自己有“两个公公”的事实,就说亲爸是我们的远方亲戚。
3
亲爸常说后爸和婆婆的坏话。我貌似礼貌地听着,心里却很反感。有一次,我们去亲爸家玩,他夸我的IPhone6漂亮。我不想让他知道这是后爸送我的,便说:“这是山寨机。”
亲爸说:“不值钱啊,那就给我吧。”
我傻了眼,怎能把后爸给的礼物送他呢?看到我的窘样,亲爸嘿嘿笑了:“是那个老头儿买的吧?他装腔作势拉拢我的儿子,我告诉你,亲生的和后养的就是不一样。”
一边说,亲爸把一张银行卡放在我手里:“这是我给你们存的钱,不要小看我没文化,我对你们可是真心。我每次问儿子讨钱,都悄悄存起来……”
我大吃一惊!亲爸这个大老粗,竟也动心计――他怕婆婆和后经常出国旅游,花掉老公太多钱。当我告诉他这老两口的旅游都是自费时,他依旧忿忿不平地说:
“就知道自己享受,不给子孙存钱!自私啊……”
去银行查看后,我发现卡里的钱足够买一套三室的首付。然而,老公却忧心忡忡――倘若婆婆和后爸知道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