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浅论在小学语文中的古诗教学 以李白诗歌为例.docx

格式:docx   大小:23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论在小学语文中的古诗教学 以李白诗歌为例.docx

上传人:s0012230 2018/9/10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论在小学语文中的古诗教学 以李白诗歌为例.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论在小学语文中的古诗教学——以李白诗歌为例摘要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关键词古诗的涵义古诗的分类李白诗歌的特点教学方法一、什么是古诗古诗在时间上说指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我国古代诗歌体式繁多,在古诗的分类和叫法上也众说纷纭。尤其是对于乐府、古风、歌行体三类诗,更易混淆。因为,从形式上看,乐府体与古风都是五言体,七言古诗与歌行体都是七言体,很难区分。但是,从古代以来,人们比较一致地承认它们在表达内容、手法、风格特色的区别,对它们有约定俗成的称呼。小学课文教材中的“古诗”,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泛指古代的诗歌,因此它包容了汉魏“古诗”、“近体诗”和“古风”。收入教材的40多首古诗中,除两首李绅的古风(《锄禾》、《古风》),一首杜甫的古乐府(《前出塞》)外,其余都是近体诗。近体诗因韵律极严,又称格律诗。近体诗的特点是: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声有间重,颈颔对仗,偶句叶韵。每首八句的叫律诗,四句一首的叫绝句,这就是诗有定句,这是句数上的分类;七个字一句的叫七言诗,五个字一句叫五言诗,这就是句有定字,这是字数上的分类。判定一首近体诗的形式,要综合字数和句数两个因素,因此近体诗分四类: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五言绝句,分别简称为七律、七绝、五律、五绝。在教材的近体诗中,有一首五律(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教材仅用前四句,并改诗题为《草》)、15首五绝、 19首七绝。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分类《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指出:“小学是学****语文的基础阶段,必须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加强思想教育,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编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都是从孩子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编选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张继的《枫桥夜泊》,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牧的《山行》等。在这些诗中,诗人从不同的角度歌颂、赞美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山和壮丽风光。通过这些古诗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从小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他们高远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怀。  2、描写自然景物和吟咏天成之美的。如骆宾王的《鹅》。其中“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一句,寥寥几字将鹅的外貌、优雅的在水中游动的身姿描绘得栩栩如生,从而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小动物的品质。又如杨万里的《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一句将夏日的美景描绘得生动逼真、美不胜收。使学生认识自然,领略自然之美,天成之美,学会观察生活,培养美的情趣。3 、歌颂劳动和劳动人民的。如李绅的《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盼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将劳动人民的艰辛,粮食的来之不易描绘得入木三分,从小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勤劳节俭的美德。 4 、抒发爱国主义情感和亲情、友情、乡情的,如:王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