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春江花月夜》赏析——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春江花月夜》赏析——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doc

上传人:drp539602 2015/8/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春江花月夜》赏析——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春江花月夜》赏析
提到《春江花月夜》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诗中那一句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古往今来让人赞口不绝,可谓是千古绝唱,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新月派诗人闻一多先生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又说“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渎亵。”由此可见,《春江花月夜》一诗在诗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给人们带来的深刻感触。
虽然我们对《春江》一诗并不陌生,但说起它的作者张若虚,那就是知之甚少了,史料中的记载只有清《全唐诗》第117卷26个字的介绍:“张若虚,扬州人,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吴中四士,诗二首。”而在《旧唐书·艺文志·贺知章传》中也仅仅以个字介绍:“若虚,兖州兵曹。”从这简简单单的三十多个字来看,要让我们了解张若虚的一生可以说是异想天开,所以我们并不知道到底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让张若虚写出了这首千古绝唱的诗歌,只有根据诗篇来揣摩诗人写诗的背景。虽是猜测,但不是空穴来风,并且通读全篇,我们也不难想象出诗人写诗时的心情,
单单是题目的五个字,就可以让我们脑中浮现出一幅内容丰富的画卷:一个静谧的夜晚,孤立江边诗人孤立江边,月光笼罩着大地,江面上微波粼粼,月光点点,江边百草丰茂,百花齐开。多么美好的画面!整首诗也是围绕着题目的五个字而展开。
前五句诗具体描写了夜晚春江花月的景色。春天江水荡漾,潮水涌起,与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伴着潮水从海面升起。春江流转,蜿蜒万里,一路都在月光的笼罩下,波光粼粼闪烁。江流婉转的绕着散发着花草芳香的郊野,月光照耀的小花就如小小的雪粒。空中是霜么?可是却看不到它在飞舞,原来是如霜的月色,水滩上的白沙与月色混杂一起分辨不出。江天为一色,没有一丝尘埃,明亮的空中一轮孤月悬挂。在这样静谧,安宁的月色下,诗人临江,引发出了对人生的思考。“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念,但见长江送流水。”这几句诗广为传唱,因为其中饱含的哲理。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而江上的月亮却一年年地总是相似的。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永不间断的奔流。时光飞逝,岁月荏苒,江月一成不变,而看江水的人却换了一代又一代。这几句诗是全篇的精华,将夜月江景的描述转化到对人生的思考,引发出下文思妇游子的思念孤独。一片白云随风悠悠飘走,在这昔日与亲人分手的江岸见到远去的白云,就更使人的离愁别绪苦不堪言。皎洁的月光之下,是谁家的游子乘着一叶扁舟漂游在外呢?能寄托相思的只有这明月楼了。游子与思妇,虽不在一处,却有相同的相思与思愁。可怜楼上徘徊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月光卷不走照进思妇的门帘,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也拂不去,拂去了他也还会再来
。***与游子望着相同的月亮,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