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小学提升教学质量工作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31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提升教学质量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endfrs 2018/9/11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提升教学质量工作方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xxx小学提升教学质量工作方案
(讨论稿)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我校优质生源大量流失,留守儿童现象也特别突出,加之教职工对取消“小升初”考试后的小学教学质量意识明显下滑,部分同志也对素质教育、“减负提质”等工作片面理解,导致抓教学质量措施不力、整体水平不高,离当前全县抓小学教学质量的要求还有差距。为了改善以上面貌,努力办“学生乐学,老师善教,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百姓身边好学校,特制订我校提升教学质量工作方案。
工作目标
按照县教委“创氛围、强管理、树示范、补短板”的指导思想,在全校树立“硬抓质量、抓硬质量”的意识,通过加强过程管理、深化校本教研,完善考核制度等方面的努力,力争用二~四年的时间,明显提升我校教学质量,实现片区前三、全县同组前十一的目标,其中2016年春季学期教学质量实现六年级抽考排名片区前二,全校优生率普遍上升10%,平均分、合格率两项指标明显提高,学困率明显减少,2015至2016学年度教学质量考核位列全县同组前十四名。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过程管理
。落实月考“三个一”行动。每月一次交换监考阅卷(同年级段之间)、每月一次校级“学****进步之星”、“学****小能手”评比表彰、每月一次教研组质量分析交流。教务处设台账,记录完成情况,纳入月常规考核内容。(月考完成情况记录表册见附件一)
“六认真”要质量。以县教委抓教学常规“六认真”指导精神引领全校教学常规更细、更实。教学常规实行不定时抽查、月通报,加大常规检查情况的反馈与跟踪力度。开展“晒常规”活动,增进教师间常规落实情况的交流。
。各班在开学第二周确定培优补差对象,拟定培优补差工作计划,在日常落实相应的专项练****分层实施,采用知识点过关的方式进行,避免零敲碎打,此外,教师根据教学实际灵活机动开展培优补差工作,对后进生多一份关心、多一份耐心。此项工作列为相关联系领导重要督查内容,情况反馈教务处备案。(培优补差记录表册见附件二)
。实行学校行政领导蹲点联系班级抓好教学质量的制度,相关行政人员深入教学一线、走进课堂、关注课外,落实听“推门课”、督查常规、反馈效果。加强与教师间的交流研讨,立足于发现问题、督促改进,追踪问题、解决情况,保障提质工作的深入落实。(行政蹲点联系班级安排表见附件三,行政蹲点联系班级抓教学质量工作记录见附件四)
(二)深化校本教研
开展“小问题、大智慧”教学研讨。各教研组隔周周三围绕促课改、提质量适时安排经验文章分享、视频讲座、日常教学问题探讨等内容展开校本教研。可以围绕一些制约教学质量提升的重大问题,进行归类,确定研究专题,通过研究引领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有力地促进校本教研的开展。比如:复****课的有效训练专题、如何有效落实教学目标、低差生的转化策略等等。全体教师根据分组情况按时出勤、积极参与。(“小问题、大智慧”教研活动记录表册见附件五)
开展“向40分钟要质量”主题教研活动。60%的教师要参与授课,本期重点安排语数及其余专业教师授课,授课数量不少于1节,自主题教研活动方案公布之日起每周语数学科各一堂,艺体及幼教学科教师可集中时间展开,具体时间及顺序由教研组自行确定。
加大学****与反思力度。继续组织教师学****各学科新的
《课程标准》,把握新课程改革方向,领会新课程改革精神。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注重培训的时效性。认真撰写读书笔记,每周不少于一次,督促教师每周教学反思的深刻性、实效性,充分利用周前会、教研活动等平台“晒反思”,积极推广教育教学经验。
。教务处组织实施语文学
科每期一次作文大赛,数学每期一次运算能力PK,各教研组针对学生参赛情况探讨学科能力提升策略。落实“每周一篇”美文阅读和欣赏制度,上午、下午课前各增加5分钟,上午课前5分钟美文诵读,下午课前5分钟歌曲传唱。树立大阅读观,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处理好课本学****与课外阅读之间的关系,开展升旗仪式中班级优质经典诵读表演、四月读书节活动,不断提升学生阅读素养。(“每周一篇”推荐书目见附件六)
(三)完善考核制度(详见附件七)

绩效工资奖励部分总额的30%首先用于教学质量目标考核奖的分配,分配依据为每学期县教委质量评价系统统计数据,分配方式如下:
(1)第三类学校县级统测:单科县级前一至五名,分别奖给人民币1500元、1400元、1300元、1200元、1100元,获县级前六至十名,奖给人民币1000元,获县级前十一至十五名,奖给人民币800元,获县级前十六至十八名,奖给人民币500元;获片区一至三名,分别奖给人民币300元、200元、100元。县、片区不重复奖,实行就高奖励。经教委认定无特殊情况,单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