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知非明理,德育为先.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知非明理,德育为先.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8/9/12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知非明理,德育为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知非明理,德育为先
文。
论文秘籍网
· 我国律师职业道德评析
· 高职职业道德课程目标教学法刍议
· 职教论文期刊_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探析
·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 在论文秘籍网搜索职业道德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家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实施以来,高等职业院校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学校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培养大批优秀的技能型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但是,在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很大层面上出现道德滑坡现象,这既危害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危机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国四十周年讲话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德育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对学校来说是关系到办学方向,关系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战略问题。高职院校不仅为社会培养有技能的人才,更应该是培养合格的人才。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并不断进行道德教育工作创新,从而使高职院校完成培育品学兼优、高素质、高技能职业人才的神圣使命,真正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赢得高素质的青年大学生就可以赢得希望,赢得未来。

一加强德育教育工作有利于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自由联合体”,是一个劳动成为“生活第一需要”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道德的发展,一个没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人,即使他的业务水平再高,也称不上是全面发展的人。调查表明:21世纪人才的基本素质构成中,“德”是最主要的。2l世纪的人才不仅要学会生存、学会合作,还必须学会负责,具有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与责任意识。加强德育教育能够使学生努力做到:
第一,尚德。“在这里,我们要提出大学教育是否应该在知识之外,更应重视德性的问题。对德性之重视是自古以来中西教育所固有的。中国向来把‘尊德性’和‘道问学’并提”,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之人。加强德育教育工作能够使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观,引导学生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想抱负,培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操,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向,养成“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打开“厚德载物、达济天下”的广阔胸襟,集蕴舍生取义、见义勇为的英雄气概,实践公正无私、戒奢节俭、防微杜渐等修身之道。
第二,明理。通情达理是当代人际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然而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在心理和生理的关键的转型时期,急于凸显自我个性却又心理不成熟,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彼此之间容易发生冲突。通过德育教育,使学生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学会“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感恩之心,做到“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处事之道,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第三,知行。“学以致用”,道德不仅是一种静态的心理状态,更是一种积极的实践和行动。今天我们说道德滑坡,不是指道德观念的“滑坡”,而是指道德实践的滑坡,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严重脱离。德育教育能使学生懂得,一个人的精神价值,不在于他所做的事情本身,而在于他做这些事情时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一致、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