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n22x33 2018/9/12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瓦砾”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的佳句。
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
3、初步感受借外貌、语言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引读课题
1、教师边播放地震录像边描述1994年1月17日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一场大地震的情景。
2、教师引读:
谁来把这个故事的名字响亮地告诉大家。
二、诵读全文,整体感知
1、自学课文:
大声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读完之后,问问自己:哪个地方最让我感动?
2、检查词语:
洛杉机阿曼达混乱昔日废墟爆炸瓦砾
学****词意:
回想刚才的录像,你觉得从录像中可以读懂哪几个词语?
3、整体感悟:
说说课文中最让自己感动的地方。
三、研读文眼,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过渡:从刚才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同学们最有感触的是父亲用双手挖废墟的场面。(以诗句的形式出示第12自然段的前两句。)
在老师看来,这两句话简直就是一首诗,每一句都可以读出很多的联想。同学们,深情地读一读这首诗,看看自己能读出什么来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主要抓住以下三点随机点拨。)
1、研读“时间长”:

⑴体会“时间长”:
多长的时间呢?(36小时,2160分钟,两个白天一个黑夜。)
⑵感受“父亲累”:
在这漫长的36小时中,父亲在做什么?
⑶感情朗读:
机械单调、繁重危险、势单力薄、无休无止,这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累!当我们体会到了这些,你又会怎样读这句话?
2、研读“没人再来阻挡他”:
⑴了解内容:
哪些人曾经阻挡过他?人们为什么要阻挡他?
⑵深究原因:
后来为什么又没人再来阻挡他了呢?
⑶体会情感:
没人来帮助他,没人来阻挡他,更没人能理解他,这是怎样的一种孤独与苦闷呢?谁能读出来。
3、研读“可怕的样子”:

⑴理解形象:
“破烂不堪”是什么意思?“到处都是血迹”是什么样的?
⑵丰富形象:
他为什么会成这个样子?在这漫长的36小时中,会出现怎样的触目惊心的场面?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