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2年修订版)
土木工程学院
2012年5月21日
关于学分说明
在攻读学位期间,学术研究型硕士研究生所修学分的总和应不少于33学分,课程学习阶段应至少完成30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20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应用研究型硕士研究生所修学分的总和应不少于31学分,课程学习阶段应至少完成27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7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
课程体系框架如下:
(学术研究型20学分,应用研究型17学分)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3学分)(说明:课堂讲授2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
(2)第一外国语(2学分)
(3)数学基础课(4~6学分)
(4)学科基础课
学术研究型学生(6~9学分)
应用研究型学生(4~6学分)
(5)学科专业课
学术研究型学生(4~6学分)
应用研究型学生(2~4学分)
学位课程均为考试课程。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的社会实践学分外,学位课必须采用课堂授课的方式进行。学位课应全部在课程学习阶段完成。
(学术研究型10学分,应用研究型10学分)
选修课为考查课程,按合格与不合格给出成绩。选修课可以跨学科进行选课,学位课可以作为选修课,应用研究型选修课应包含2学分研究生院统一设置的人文管理类课程。选修课应全部在课程学习阶段完成。
(2学分)
由学科组安排各学科的老师及来访国内外学者作本学科发展前沿或他们最新研究成果的学术报告,专题课程可在课程学习阶段或学位论文阶段完成。
(1学分)
参加3次以上由导师安排的学术活动,并作一次以上学术报告。研究生提交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情况表,由导师给出成绩,汇总上交学院备案。
(2学分)
应用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2学分,到实践基地实习1周,实践结束提交实习报告,作为考核依据。这一部分可以在课程学习之后进行。
土木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04
学科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二、研究方向
1. 钢结构、木结构与组合结构
2.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
3. 岩土工程
4.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5. 桥梁与隧道工程
6. 海洋工程结构
7. 土木工程材料
三、课程学习及论文工作时间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原则上为2年。
课程学习时间原则上学术研究型为1学年,(不含实验教学环节)。
四、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课程体系分为2个系列,所有课程均按一级学科设置。
学术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所修学分的总和应不少于33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20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专题课2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
应用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所修学分的总和应不少于31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7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专题课2学分,实践课2学分。
土木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术研究型)
学科代码:0814 学科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一、研究方向
1. 钢结构、木结构与组合结构
2.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
3. 岩土工程
4.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5. 桥梁与隧道工程
6. 海洋工程结构
7. 土木工程材料
二、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课内/实验
学分
开课
时间
标号相同的课程同时开课
学
位
课
程
公
共
学
位
课
(GXW)
SQ
马克思主义理论
90
3
秋
第一外国语
80
2
秋
SQ
矩阵分析
36
2
秋
SQ
数值分析
28/8
2
秋
SQ
数理方程
36
2
秋
SQ
现代控制理论
34/2
2
秋
SQ
小波理论与应用
36
2
秋
SQ
应用随机过程
36
2
秋
SQ
工程概率分析A #
54
3
秋
学
科
基
础
课
(XW)
SQ
结构动力学A
54
3
秋
SQ
弹塑性理论A
54
3
秋
SC
有限单元法(I)A
54
3
春
SC
结构随机振动
36
2
春
SQ
结构实验技术
28/8
2
秋
1
SC
混凝土非线性力学
36
2
春
9
SC
高等结构分析
36
2
春
19
SQ
高等流体力学
36
2
秋
SQ
高等土力学
34/2
2
秋
1
SQ
表面物理化学
36
2
秋
2
SC
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34/2
2
春
4
SC
无机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
36
2
春
5
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