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doc

上传人:dfjmvg964 2015/8/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甲氨蝶呤和米非司***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联用对异位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6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米非司***,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经过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两组血β-hCG值和包块平均直径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联合组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显著,且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异位妊娠; 甲氨蝶呤; 米非司***; 保守治疗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3-0045-02
异位妊娠****称宫外孕,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体腔以外,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占异位妊娠的95%左右)[1]。因为异位妊娠常易引起大出血等急腹症,既往多采用手术治疗,切除患者输卵管,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完整性有极大破坏[2]。随着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的发展,药物保守治疗被更多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此法适用于早期输卵管妊娠且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滋养细胞的增生,破坏绒毛,致使胚胎组织自行坏死、脱落直至完全吸收。本研究将重点探讨异位妊娠患者联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6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28例。年龄19~40岁,平均(±)岁,停经时间(±)d。所有患者均符合《妇产科疾病诊断标准》且满足药物治疗条件。两组患者年龄、停经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治疗前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入选标准
(1)未发生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2)无明显药物治疗禁忌证;(3)输卵管妊娠包块平均直径≤4 cm;(4)未见明显内出血;(5)血β-hCG<2000 U/L。
方法
mg/(kg?d),肌内注射,5 d为一疗程治疗,于治疗第4、7天测血β-hCG。若治疗后4~7 d内血β-hCG下降<15%,则需重复单次MTX剂量治疗[3]。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米非司***75 mg,早晚各一次,均连续服用5 d。用药后每周测血β-hCG、肝肾功能和B超。严密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包块平均直径、血β-hCG值及不良反应等情况。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血β-hCG值降至正常,B超提示盆腔包块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血β-hCG有所下降至1000 U/L以下,盆腔包块减小70%以上;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血β-hCG无改善或升高,盆腔包块无减少甚至增大。总有效=显效+有效。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