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闲说钧瓷“过手七十二”
作者:李少颖  来源:许昌新网点击数:665 更新时间:2007-11-06【字体:小大】
      明代学者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景德镇瓷器“共计一坯功,过手七十二,方可成器,其详尽节目不能尽也。”他讲的“过手七十二”,是指从泥料的开采到烧炼出瓷有七十二道工序之多,是对当时景德镇制瓷业之精细而进行的生动和形象的描绘。
在我国,南北制瓷传统差异并不大,窑工迁移和交流促进着南北瓷业的交替发展,于是,这句话在全国所有瓷区里都较为流行,都用七十二道工序来形容其制作的技术难度和高超技艺。钧瓷也不例外,历来就有“七十二”之说,根据其工艺流程,应包括以下内容:选土、晾晒、捣泥、炼泥、沉泥、杀泥、拉坯、注浆、修坯、素装、素烧、素出、素检、抹坯、上釉、修釉、釉装、釉烧、出窑、检选等工序。当然细分,每道工序中又含有更多的内容,如选土中有论厚薄、论颜色、论软硬;晾晒中又论季节、论翻次、论长短;捣泥中有论骨捣、论灰捣、论药捣;炼泥、沉泥中有论流次、论大小、论时间等,还有现代工艺中的制仔、旋仔、翻模、耳饰、印章、款记、液化气、天然气烧制等,所以这其中涵盖了从土、泥、灰、药到匠人、工作、煤、笼、窑、火、祭窑神等一切与钧瓷制作活动相关的人、事、物,是围绕钧瓷所进行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总和,是钧瓷文化的总称。如果非要道出其七十二道工序的话,则众说纷纭,难以定义,就像老艺人说的那样远远不止七十二道,这样就符合“其详尽节目不能尽也”的叙述,只有这样理解七十二道工序,其含义才是伟大、生动而活泼的;反之,则机械而生硬了,也违背了宋应星老先生原创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