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规划.doc

格式:doc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规划.doc

上传人:cdsqbyl 2015/8/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十二五”发展规划
二○一○年十二月
第一部分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十二五”事业发展总体规划
“十二五”期间(2011年~2015年),是学院实现内涵提升,创造发展模式、创新运行机制、创优办学质量、实践品牌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学院“十二·五”规划制定的依据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关于确立构建南京、苏锡常、徐州三大都市圈的发展战略》等精神。结合区域发展的规划,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思路,围绕市场办学的发展思路,从而促进学院又好又快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取得的宝贵经验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执行情况
“十一五”期间,学院确立了“走内涵提升为主”的发展思路和“创新、提高”的工作方针,学院各级党组织解放思想、锐意改革、不断进取,广大师生员工勤奋工作、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学院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和成效。目前“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得到了落实,达到了预期目标,开创了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历史新篇章,为我院“十二五”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一主一辅”的校区格局已经形成。通过校区布局调整,学院形成了以鼓楼九里新校区为主体,以黄河校区创业示范园为辅的格局。校区占地面积从250亩增加到1100亩;建筑面积从15万平方米增加到25万平方米。
。学院紧紧抓住师资队伍建设这个核心,从升格之初到现在,学院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增至78%,提高了67个百分点;教授、副教授总数占师资队伍35%,,其中教授由1人增加到9人;有国家级专家和考评员19 人,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协会各学科主任、副主任8人,全国化工职业教育教学名师3人,江苏省高校名师2人。“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团队是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初步形成了以教授领衔、双师结构合理、团队优化组合的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学院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与改革、精品教材建设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实训条件完备。学院拥有“生物化工”、“高分子材料”两个国家级实训基地,计算机实训基地是国家级IT人才培养基地。拥有能够对化工、机械、电气、计算机等专业20余个工种,开展技能培训和考核的国家技能鉴定所1个、江苏省废橡胶综合利用研发中心1个、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等市级技术研发中心4个。
。学院紧紧抓住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机遇,高度重视招生就业工作,促进学院办学规模稳步发展。招生范围扩大到全均超过98%,大部分专业毕业生供需比达到1∶3,学生就业前景好,成为江苏省就业工作先进高校。
。学院专题召开了两次科技工作大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教研科研的制度。5年以来,授权专利81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横向课题30项,纵向课题30项,院级课题11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市级5项;发表论文970篇,其中核心期刊130篇,获省市级奖励的论文70余篇,出版教材124部;产学研一体化水平显著提高,成为培养学生、锻炼教师
、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
(二)取得的广泛共识
“十一五”以来,学院发生了深刻变化,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总结过去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五点:
,抢抓发展机遇
发展是学院的第一要务,只有继续坚持解放思想,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善于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才能全面推进学院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以改革推动发展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实现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才能解决制约学院发展的瓶颈和难题,促进学院持续健康发展。
,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高校是知识和人才密集的群体,人才是办学的首要因素。只有突出人的主体性地位,培养人才、尊重人才,用好人才,不断重视和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才能确保学院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和谐、稳定的环境是学院加快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只有不断完善有利于和谐校园建设的体制和机制,不断凝聚学院精神、弘扬学院文化,才能形成人人为和谐学院建设作贡献的良好氛围。
,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加强党的建设,是新时期提高高校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要求。只有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做到统揽全局,把好方向;只有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