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考力学中的传送带问题归类解析
    近几年来在高考物理复习和理科综合测试中,传送带问题屡见不鲜,各省市的高考模拟题也不乏其例,特别是2003年高考传送带压轴题的出现,更引起了人们对传送带问题的极大关注。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对传送带和物体进行动态分析和终态推断,灵活巧妙地从能量的观点和力的观点来揭示其本质、特征、过程。因此解答此类问题更需要素质高、能力强,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这样才能在物理高考的解答中得心应手、稳操胜券。
    力学中的传送带问题,一般归纳起来可分为三大类:水平放置运行的传送带;倾斜放置运行的传送带;平斜交接放置运行的传送带。下面分别举例加以说明,从中领悟此类问题的精华部分和解题关键所在。
     一、水平放置运行的传送带
    处理水平放置的传送带问题,首先是要对放在传送带上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分清物体所受摩擦力是阻力还是动力;其二是对物体进行运动状态分析,即对静态→动态→终态进行分析和判断,对其全过程作出合理分析、推论,进而采用有关物理规律求解,这类问题可分为:①运动学型;②动力学型;③动量守恒型;④图象型。
    例1 如图1-1所示,一平直的传送带以速度v=2m/s匀速运动,传送带把A处的工件运送到B处,A、B相距L=10m。从A处把工件无初速地放到传送带上,经时间t=6s能传送到B处,欲用最短时间把工件从A处传到B处,求传送带的运行速度至少多大。
    
    图1-1
    分析和解答:此题应先分析工件在t=6s内是何种运动,然后作出判断,进而用数学知识来加以处理,使之得出传送带的运行速度至少多大。
    由题意可知(L/t)>(v/2),所以工件在6s内先匀加
    
。通过解答可知工件一直加速到B所用时间最短。
    评析:此题先从工件由匀加速直线运动直至匀速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从而求出加速度,再由数学知识求得传送带的速度为何值时,其工件由A到B的时间最短,这正是解题的突破口和关键。这是一道立意较新的运动学考题,也是一道典型的数理有机结合的物理题,正达到了考查学生能力的目的。
    例2 如图2-1所示,水平传送带AB长L=,质量为M=1kg的木块随传送带一起以v[,1]=2m/s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传送带的传送速度恒定),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当木块运动至最左端A点时,一颗质量为m=20g的子弹以v[,0]=300m/s水平向右的速度正对射入木块并穿出,穿出速度v=50m/s,以后每隔1s就有一颗子弹射中木块,设子弹射穿木块的时间极短,且每次射入点各不相同,g取10m/s[2]。
    
    图2-1
    (1)第一颗子弹射入木块并穿出时,木块速度多大?
    (2)求在被第二颗子弹击中前,木块向右运动离A点的最大距离。
    (3)木块在传送带上最多能被多少颗子弹击中?
    分析和解答:(1)设子弹第一次射穿木块后的速度为v′(方向向右),则在第一次射穿木块的过程中,对木块和子弹整体由动量守恒定律(取向右方向为正)得:mv[,0]-Mv[,1]=mv+Mv′,可解得v′=3m/s,其方向应向右。
    (2)木块向右滑动中加速度大小为a=μg=5m/s[2],以速度v′=3m/s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