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平顶山公用事业十一五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123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平顶山公用事业十一五规划.doc

上传人:glfsnxh 2018/9/13 文件大小:1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平顶山公用事业十一五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总论
平顶山市公用事业包括城市供水、城市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城市燃气、城市集中供热、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客运等行业,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经济建设的活动载体,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基础条件。随着平顶山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平顶山市的公用事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公用事业的发展不仅为平顶山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物质条件,而且带动了众多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平顶山市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但是,平顶山市公用事业的发展同平顶山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相比仍显滞后。
“十一五”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为了加快城市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搞好公用事业各项工作,确保城市供水、城市污水处理、城市供气、城市集中供热、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客运的正常运营,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统筹设计、同步建设,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创新机制、确保运行,统一标准、控制投资”的原则,在广泛调研、收集数据、合理分析、科学预测基础上,结合我市城市发展的实际,特编制平顶山市公用事业
“十一五”建设规划。
一、编制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遵循城市公用行业发展规律,大胆吸收和借鉴外部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落实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分析“十五”期间公用行业发展情况,深入研究公用事业系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施二次创业,打造经济强市”的奋斗目标,努力实现公用行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二、编制依据
(一)国家、省市关于公用事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
(二)中华人民共和顶山市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四)平顶山市统计年鉴;
(五)平顶山市城市总体规划;
(六)平顶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平顶山市供排水、环境保护、道路交通专业规划;
(七)城市供水水质标准;
(八)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九)城市热力管网设计规范;
(十)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十一)锅炉房设计规范;
(十二)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十三)建设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
(十四)平顶山市自来水公司“十一五”供水规划;
(十五)平顶山市“十一五”城市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
(十六)平顶山市燃气总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十七)平顶山热力集团供热有限公司“十一五”热力项目发展规划;
(十八)平顶山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发展规划;
(十九)相关调查材料;
第二章公用事业现状分析
一、城市概况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京广、焦枝两大铁路干线之间,地处伏牛山脉与黄淮平原的接壤地带。于1957年建市,辖四县、二市、四区,全市面积为788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75平方公里,总人口480余万,其中市区人口90万。漯宝铁路自城市南部穿过,公路干线北连郑州、南接南阳,西通洛阳,东交周口等地,许南高速公路途径市区东部,交通十分便利。
平顶山城区地势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间低,处于暖温带,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冬季最低气温-18℃,℃。年平均降水量970毫米。河川平均经流总量23亿立方米,年均水资源总量26亿立方米。城区主要河流为湛河(属淮河水系),由西向东横贯市区,,。
平顶山市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工业城市,是中原城市群九个重要城市之一,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查明有各类矿产44种,其中煤、盐、铁矿储量均居河南省第一位,是我顶山市区已建起以煤炭、电力、纺织、化工、冶金、建材为支柱的各部门综合发展的工业体系。,%。
根据平顶山市城市总体规划,按照优化东区功能,改善老区环境,发展西部新区的方针,城市布局以现有建成区为核心东扩西进,形成东西两大片区。东部片区由老城区组团和东部开发区组团形成,老城区通过适度向东扩展、置换区内部分功能,形成商贸娱乐区,东部开发区,结合已建成的工厂和仓储,发展成为城市的工业区,西部片区为新城区,规划建设成为科教行政区和生态旅游区。
二、公用事业专业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公用事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能力,,日处理污水15万吨,日供天然气8万立方米,年供人工煤气5000万立方米,石油液化气1700万立方米,年供热能力281万吉焦,拥有公交车531台,营运线路33条,出租车2000台,已基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