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法治观念弱的举例
酒驾、闯红灯、交通事故集锦
我国《宪法》第五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也是我国1982年宪法的第三个修正案。在这个修正案中,把“依法治国”正式写入了宪法。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简称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四中全会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
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法治建设三十年
第七章视频\
http://v./v_show/id_XNTk4NTg1NjA=.html
法治已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大学生要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树立法制观念、培养法治思维、维护法律权威
养成知法、守法、用法的好习惯。
几个概念
“法制”和“法治”
法制(legality、legal system)是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的简称,是整个法律上层建筑系统,更多的是就静态意义上讲的;
法治(Rule of Law)即法的统治,就是说法律至上,标志着民主政治,同专制、人治相对立,是一种治国的原则和方略,是普遍的守法原则,依法办事原则。
“法治”和“人治”
人治论一般同专制相联系,提倡圣君贤人的道德教化,主张因人而异,对人的行为作具体指引,推崇个人权威;
法治论一般同民主政治相联系,强调统治者通过法律来治理,提倡一般性规则的作用,树立法律权威。
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法治优于人治,法治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所以我们要实行法治,要依法治国。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
依法治国相统一
一
三
二
第一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四
加强宪法实施,落实以宪治国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它包括:坚持党的领导 172页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
道路问题关系全局、决定成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所坚持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是其它的社会制度。
必须旗帜鲜明的反对西方国家的多党制、议会制、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