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星火计划重点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徐州市马庄村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
申报单位(盖章):徐州市马庄农工商贸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平安
电话:0516-
传真:0516-
科技主管部门:徐州市科技局
科学技术部星火计划办公室
编报说明
。
,文本规格为A4纸。经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厅(科委)及部委科技司审核后,一式十份报送科技部星火办。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
一、项目概述
本项目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围绕马庄村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农村人居生态环境改善,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生态效益和生态安全为前提,以市场化运作和产业化经营为手段,以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教育为保证,以技术集成和综合示范为重点,探索科技引领农村建设新机制,建设马庄村村主导特色产业基地、和谐生态村级社区和农民科技文化信息中心,创建具有推广意义的新农村科技示范新模式,将马庄村建成为具有徐州特色与示范引导作用的社会主义和谐(生态)新农村典型。通过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以环境政治为切入点,全面实现农田、化肥农药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及示范工程;小区污水有机垃圾处理系统构建及示范工程;水资源“生态循环”和“再利用”示范工程;养殖水体净化及修复技术研究与循环生态农业综合技术示范工程;高效低成本污水处理等的示范。使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达到农民持续增收,农户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示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15%以上。最终将马庄村建设成村容村貌政界,民居适用,饮水安全,道路硬化,街巷干净,环境优美,工业生产和生活污水治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业、养殖业基本实现氮磷零排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本项目以马庄村“文化兴村、文化立村”的发展理念,以“全国文明村”、“中国民俗文化村”、“全国小康建设重点示范单位”的徐州马庄村为示范基地,进行特色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农业闲置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乡村新能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特色乡村民俗文化产业化经营和农民教育网络信息系统等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并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民俗文化生态休闲园、现代农民教育中心、乡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现代优美乡村等工程建设。根据马庄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和马庄村的现状,本项目重点开展马庄村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开发项目和徐州市马庄新农村生态家园示范村项目建设。
二、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徐州市马庄农工商贸有限公司属于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马庄村,地处徐州市东北郊25公里处,西邻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东靠206国道,南濒京杭大运河,地理位置优越。我公司拥有纺织、制衣、精密铸造、食品、建材、运输为主体的15家核心企业,员工1366人,其中各类技术人员153人,党员36名。,。
,下设6个村民小组、拥有马庄、新马庄、金场、上湖、二道河沿5个自然村,位于青山泉镇南部。现有人口2343人、637户,耕地4100亩,15家核心企业,100名党员,是村级党委。全村拥有各类中高级技术人员173人,其中村党委孟庆喜书记是高级政工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马庄村农业形成以粮棉为基础、以花卉苗木种植,奶牛肉兔养殖为依托产业结构调整的模式,农民收入连年增长,实现了“手中有钱、仓中有粮、老有所养、少有所教、民有所乐、安有所保、讯有所通、病有所医、烧有所供(秸秆气)、水有所送”,社会公益事业日臻完善。,人均收入7447元,人均住房60平方米。
马庄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中国民俗文化村”、“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全国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单位”、“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小康建设示范单位”、“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单位”、“文明村”、“卫生村”、“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徐州市“十大魅力乡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佳示范村”、贾汪区“工业十强村”等荣誉称号。
三、意义和必要性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五大要求,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力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率先发展是江苏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定位。目前,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地位面临着周边省市的不断挑战,率先发展迫切需要寻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新农村建设,可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增加农民各项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