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章稳定性分析及评价
此段边坡存在不稳定体(地质点2软弱层至卸荷裂隙以上岩体),潜在不稳定体,经过该线后,剖面3与剖面4处于稳定状态。
从赤平投影图可见,裂隙1、2大角度相交且与边坡坡向相反,边坡受裂隙的影响小,软弱结构面与边坡同向,且倾角远小于切坡坡度。在边坡坡脚处出露,形成临空面外倾结构面。边坡潜在不稳定体主要受软弱层面控制,其可能的破坏模式为沿软弱层面的平面滑动破坏。
本次计算的目的是评价变形体的稳定状态,为变形体的稳定性评价及防治措施提供依据。计算中主要考虑变形体的自重+暴雨,根据《周家移民统建小区高切坡防护工程工程地质勘查报告》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可不考虑地震荷载。现拟定下列两种工况对变形体稳定性进行计算:
工况一(现状工况):自重
工况二(雨季工况):自重+暴雨
根据地勘报告,选取剖面1-1与剖面2-2进行稳定性及推力计算。
稳定性计算对与土层采用基于极限平衡理论折线形滑动面条分法、边坡推力计算采用传递系数法。对于岩层采用平面滑动法。
平面滑动法采用该法时,边坡稳定性系数按下式计算:
式()
式中—体的重度()
—粘聚力()
—面的内摩擦角(°)
A—面的面积()
V—的体积()
—面的倾角(°)
该高切坡根据当地的经验,沿着破裂角的一条直线滑动,因此采用平面滑动法
Ⅰ、重度指标
在计算变形体稳定系数时,自然状态下按天然重度计算;考虑降雨对变形体体自重的影响时按饱和重度计算。
II、地震影响系数及建筑荷载
根据《周家移民小区高切坡防护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可不考虑建筑荷载。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基本烈度Ⅵ度。
Ⅳ、推力安全系数
该高切坡系修建移民住宅楼开挖形成,该高切坡类型为Ⅰ3,防护工程等级为一级。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地勘资料对安全进行调整,,,进行计算设计。
2-2断面稳定性计算剖面示意图
1-1断面稳定性计算剖面示意图
边坡稳定性定量分析计算时,按最不利情况考虑,取边坡最高点剖面作为计算剖面,用以计算边坡的稳定性。结合前述赤平投影对其进行的稳定性定性评价, 岩体破坏模式为沿岩层层面的外倾结构面滑动而破坏。(参见上面计算剖面图)
(1)不稳定体(地质点2软弱层至卸荷裂隙以上岩体)按天然状态下的工况考虑,计算其稳定性。选择剖面2-2
′作为计算剖面,用以计算边坡不稳定体的稳定性。
基本参数: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采用天然工况计算,岩体重度取天然值γ=,破裂面长度l=,结构面倾角θ=25°,软弱结构面土样天然直接快剪的抗剪强度为实验值*:φ=°,c=,稳定性及剩余下滑力计算结果如下:
2-2,剖面
岩石重度(KN/m3)
面积(m2)
单宽(m)
1
滑面长度(m)
内聚力(kPa)
内摩擦角(度)
结构面倾角(度)
25
抗滑力(KN/m)
下滑力(KN/m)
稳定系数
安全系数
剩余下滑力(KN/m)
计算公式:
式中-表示边坡稳定性系数;
γ-岩土的天然重度(KM/m3)
c-结构面内聚力(KPa)
-结构面的内摩擦角(度)
结构面的面积(m2)
V-岩体的体积(m3)
计算结果表明,不稳定体在天然工况下稳定性系数Fs=,处于欠稳状态。
(2)不稳定体按暴雨状态下的工况考虑,计算其稳定性。选择剖面2-2′作为计算剖面,用以计算边坡的稳定性。
基本参数: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采用暴雨工况计算,岩体重度取饱和值γ=,破裂面长度l=,结构面倾角θ=25°,软弱结构面土样饱和直接快剪的抗剪强度为实验值*:φ=°,c=,稳定性及剩余下滑力计算结果如下:
2-2,剖面
岩石重度(KN/m3)
面积(m2)
单宽(m)
1
滑面长度(m)
内聚力(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