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室外管线施工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63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室外管线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zxwziyou8 2018/9/14 文件大小:6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室外管线施工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室外管线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一)、编制依据
1、名墅海景度假村二期工程施工图纸;
2、名墅海景度假村二期室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4、《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5、《建筑排水用聚***乙稀管》(GB/-1992)
6、《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7、《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通用图集》(92DQ)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88
9、现行国家、地区及行业施工及验收规范和现行国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名墅海景度假村二期主体建筑的配套工程,工程地点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下沙村。,本项目共有11栋住宅,分别为:B型南1-南5、A型南6-南10另加管理用房组成。
第三章施工方案
室外工程建设过程中,各个工程都有其施工顺序和技术指标。为了能优质、准时竣工,我们在施工过程中除了抓住各工程的管理要点外,同时把握住:
1、施工的全局观念。
2、各工种、各设施的特征。
总体施工顺序:
(1)场地清理及修筑施工便道;
(2)测设控制点和工程细部测量;
(3)管沟开挖及管基施工;
(4)管道敷设及检查井砌筑施工等;
(5)管道闭水试验;
(6)管沟回填;
(7)电缆安装施工;
下面分别对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进行描述:
一、综合机械化施工方案
根据该工程施工特点,确定使用综合机械化施工方案,以满足工程的工期及质量要求。
结合我公司现有机械设备及可投入本工程的机械设备,计划配置的主要施工机械有:反铲挖掘机、打夯机、自卸汽车、压路机、生产设备一套等。
二、测量控制
测量先行是施工管理中的要求,测量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我公司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历来注重测量管理工作。除建立两级测量复核制度外,对本工程还将成立专职测量小组,以确保测量工作高效、优质。
(一)、测量工作程序
开工前对业主和设计单位移交的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闭合复测,复测合格并经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能施工。
测点交接→测点复测→建立施工导线网,布水准控制点→测定雨污管线桩→局部放样。
(二)、控制系统的建立:
针对本工程规模及特点,建立现场平面及高程控制系统,以便于在施工全过程中进行测量的控制。

采用导线测量方法建立一级导线平面控制系统,系统布设以甲方提供的控制点为导线起始方向,施工过程中,采用高精度的全站仪,布设环形闭合导线并联测甲方提供的控制点。导线点的位置应通视条件良好,间距50~100m,不易受道路交通的影响,并保护好定位桩。
2. 高程控制系统
建立以导线点为基础,等级为四等的高程控制系统,采用高等级水准仪由甲方提供的水准点将标高引至各导线点上。
(三)、放线控制
本标段的放线控制主要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道路中心线(边线)、管道中心线、检查井、雨水口等的平面控制及高程控制;
(四)、放线方法及施工工艺流程图
1. 排水工程
⑴据已建立控制系统,进行局部放线控制点的测设。
⑵据设计已提供的管线及各类井室的高程和坐标,采用极坐标法进行管道中心线、检查井、雨水口等的平面测量。
⑶由于管段各检查井之间的距离较短,管线测量可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出井中心位置,管道线中心位置,在相应位置设置里程桩号,方便施工及防止出现错误,便于复测。
⑷进行下一道工序前必须先复测数据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不合格的工序必需返工保质量。
:
仪器采用全站仪,测量时照射二次读数取平均值为距离测量值(导线测量时须返方向测量作为校核)。小范围距离测量采用普通钢尺测距,主要技术要求须满足《工程测量规范》的相关规定。
本工程测量工作量大,线形较复杂,测量内容主要有平面坐标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等。
1)采用全站仪进行施工测量,测速快、准确和操作简便;能在超远距离内和不同标高位置直接进行施测,不用在施测过程中移动仪器,从而可加快速度,缩短施测工期。在本工程开工前,会同监理单位及业主对设计单位提供的平面坐标及高程控制网进行闭合复测。根据已有的高级控制网,结合各施工段走向及需要,加密布置施工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各点之间应保持良好的通视状况,以方便随时进行闭合复测,所有的测量记录及结果应在报送监理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2)采用全站仪的后方交会专项功能,通过对两个已知点的观测,得出仪器点的坐标;采用全站仪的测量距离专项功能,在测临时站点到两已知观测点的距离时加测一个角度,即测站点放在待定点上,在测距离的同时观测该点到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