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乌兰察布市历史背景.doc

格式:doc   大小:4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乌兰察布市历史背景.doc

上传人:镜花水月 2018/9/14 文件大小: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乌兰察布市历史背景.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战国时,乌兰察布区域的大部分是赵国和匈奴的领地。秦并六国后,又在原来这里的赵地设置云中、代郡、雁门三郡。秦亡后,匈奴乘中原禁楚汉相争,无暇它顾之机,大举南进,这里的大部分地区为匈奴所占有。西汉时,匈奴还在今天的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境内,建立了最高的政府机关-----中部单于庭。北魏前夕,拓跋、鲜卑在盛乐(呼市和林格尔土城)设立北都,建立代政权,续据匈奴故地。隋唐时,突厥又在今和林格尔境内建大利城进行管辖。以后的宋、元、明、清历代,这里都是北方少数民族契丹、女真、鞑靼、瓦刺、蒙古相继生息之地。把这块北方各民族世代生息繁衍的地方正式命名为乌兰察布盟,是从清朝天聪年间开始的。据《绥远通志》记载,乌兰察布盟得于蒙古语“乌兰察布”一词,即为“红山口”之意。“红山口”在归绥城(今呼和浩特市)东北25公里的大青山脚下,历史上为重要军事要塞。所辖六个部落旗于一定时间常常会盟于乌兰察布一地,接受清廷派来的钦差大臣的检阅和听取皇帝的诏命,将会合处的地名冠之为盟。清天聪六年(公元1633年),四子王部落、乌拉特前、中、后三旗、茂明安部落、喀尔喀右翼部落(即达尔罕旗)等六个部落首次会盟于乌兰察布,故有乌兰察布盟之称。2003年12月1日,国务院批准乌兰察布盟撤盟设市,成立乌兰察布市。全市辖1区、1市、4旗、5县,共11个旗县市区,,。
从历史云烟中隐去的名城———集宁路古城
   
2003年,集老高速公路的路基赫然横亘在黄旗海平原腹地,昔日的宁静被打破,许多年来一直无人问津的集宁路古城,骤然进入人们视线。这座房址、作坊、市肆、道路清晰,瓷砾、瓮皿、骨石器、灶炕、骸骨遍布,早已显露喧嚣端倪,充满迷离莫测,却不为人所尽知的古城又一次促动人们去揭密考证挖掘。1958年、1984年,内蒙古及乌盟的文物考古部门对古城遗址进行调查清理和小面积试掘,对古城的基本情况作了考证,确定了元代集宁路遗址。然而,没有大量实物的出土,对这个只在古地图上可寻,史书中仅有极少记载,遗址又狼藉难解的元代集宁路的兴灭渊源和隐沉其中的历史内涵,始终是谜。1920年,平绥铁路通到集宁,现代集宁成为一个热闹的商业集散地,时称平地泉。1922年北洋政府设治时,古城遗址处发现一块元代“集宁文宣王庙学碑”,故名集宁设治局,后改集宁县。从此现代集宁面世,集宁大名流传于世。这块孔庙碑翔实全面地反映了元代集宁路完善的政治文化面貌,确立了元代集宁路及总管府的所在。1988年集宁路古城遗址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为配合修高速公路,内蒙古文物考古部门开始大规模抢救性考古发掘,连续四年,发现丰厚,令全国瞩目的消息频传,集宁路古城遗址因此入选“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于,昔日元代蒙古草原上一个重要的路级名城,神秘的历史容颜浮现在世人面前。
(一)
古城建于金章宗明昌三年牗1192年牘,金代时设集宁县,为西京路大同府抚州属邑,是蒙古草原与中原内地进行商贸交易的市场。元朝统一全国后,实行行省制,下设路,府,州,县,全国按地区分为十二行省,阴山以北漠北瀚海地区设为岭北行省。集宁路地处岭北与中原地区往来的交通枢纽,构成沟通南北商贸的区位优势,又具有前朝形成的商贸辐射,故元朝政府升其为路,由中央政府中书省直辖,下辖唯集宁一县。特殊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