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感染性心内膜炎.ppt

格式:ppt   大小:548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感染性心内膜炎.ppt

上传人:zbfc1172 2018/9/14 文件大小:5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感染性心内膜炎.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
第十一章
感染性心内膜炎 (Infective Endocarditis)
1、掌握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2、熟悉该病的病理、并发症
3、了解其病因和发病机理
目的和要求
概述
感染性心内膜炎(IE)为心脏内膜面的微生物感染,伴赘生物形成。瓣膜为最常受累部位
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和亚急性,并可分为自体瓣膜,人工瓣膜和静脉药瘾者的心内膜炎
自体瓣膜心内膜炎
病因
急性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少数由肺炎球菌,淋球菌,A族链球菌和流感杆菌所致
亚急性者,草绿色链球菌最常见,其次为D族链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

真菌,立克次体,和衣原体为少见致病微生物
人工瓣膜和静脉药瘾性心内膜炎
人工瓣膜心内膜炎
发生于人工瓣膜置换术后60天以内者为早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葡萄球菌多见)。术后60天以后者为晚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草绿色链球菌常见)除赘生物形成外,常致人工瓣膜部分破裂,瓣周漏,瓣环周围组织和心肌脓肿。最常累及主动脉瓣
静脉药瘾者心内膜炎
多见于年轻男性。致病菌最常来源于皮肤,药物污染所致者少见。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多累及正常心瓣膜,三尖瓣受累占50%以上

急性发病者多见,常伴有迁移性感染灶
自体瓣膜心内膜炎发病机制
一、亚急性至少占据2/3的病例,发病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血液动力因素赘生物常位于血流从高压腔经病变瓣口或先天缺损至低压腔产生高速射流和湍流的下游,高速射流冲击导致相应部位的局部损伤,易于感染。
(二)非细菌性血栓心膜炎血小板微血栓和纤维蛋白沉着,成为结节样无菌性赘生物,是细菌定居瓣膜表面的重要因素
(三)短暂性菌血症
各种感染或细菌寄居的皮肤黏膜的创伤(如手术、器械操作等)常导致暂时性菌血症,循环中的细菌如定居在无菌性赘生物上即可发生心内膜炎
(四)细菌感染无菌性赘生物
取决于发生菌血症之频度和循环中细菌的数量,以及细菌粘附于无菌性赘生物的能力
二、急性自体瓣膜心内膜炎
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主要累及正常心瓣膜,主动脉受累常见。
病原菌来自皮肤、肌肉、骨骼或肺等部位的活动性感染灶,循环中细菌量大,细菌毒力强,具有高度侵袭性和粘附于内膜的能力。
临床表现
一、发热
发热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
二、心脏杂音
绝大多数患者可闻及心脏杂音,可由基础心脏病和(或)心内膜炎导致瓣膜损害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