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昭通市“十一五”城镇化发展规划
一、城镇建设基本情况和现状
昭通是云南历史上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也是云南通往中原的重要门户。自秦开五尺道以来昭通就成为“锁钥南滇,咽喉西蜀”的重镇。在20世纪上半叶,昭通曾有“小昆明”之称,在民间素有“搬不完的昭通,填不满的叙府(今四川宜宾)”之说,足见昭通在历史上曾盛极一时,也表明了昭通在农业文明时代曾经创造过辉煌的农耕文化和城市文明。然而,在20世纪后半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贵昆铁路与成昆铁路建成通车后,昭通由“交通要冲”变成了“交通死角”。由于交通不畅,又加之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思想观念更新不够等诸多因素,导致昭通城镇建设发展缓慢、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功能不完善、辐射带动力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
昭通市到2005年末,,,辖十县一区,计有48个建制镇,4个办事处,121个乡,1220个行政村。,%,%。,;,,;,%;%;%;;,%(简易处理);,污水处理率为零。其中,,,流动人口3万人;,,;日供水能力4万吨,%;%;清运垃圾8万吨,%(简易处理);。就全市而言,城镇建设的各项指标均远远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城镇建设工作任重道远。
二、“十五”城镇化发展回顾
(一)   城市建设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撤地设市以后,我市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发展水平稳步提高。2000年至2005年,,(撤乡建镇13个);%%,,,。建制镇数量由原来35个(含县所在地)增加到2005年的48个(含县所在地),%。2000年至2005年,/日,;,%%;,,;% %;污水集中处理由无污水厂到有一座污水厂(日处理能力6万立方米);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由一般简单处理到现有在建7座垃圾处理场;%%;,。
(二)   建制镇建设情况
建制镇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至2005年末,有自来水厂的镇有25个,占38个建制镇(除县城外)%。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达到10984吨,自备水源日供水能力17116吨,比2000年自来水日供水能力和自备水源日供水能力分别增加3000吨和2500吨,供水管道长度达416公里,年供水总量675万吨,比2000年增加251万吨(其中:生活用水量422万吨),用水人口24万人,用水普及率由2000年的56%增加到2005年的74%,,但这些水厂存在着供水规模偏小、供水总量不足、人均日用水量偏低等矛盾。在有自来水厂供水的建制镇中,有的水厂水处理设施不全,供水水质达不到生活饮用水标准;有的不作任何处理直接将水引入供水。(其中:,高级次高级道路57公里),,路灯1241盏。公共绿地面积80公顷,;有公共厕所94座,每镇达2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