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城镇体系规划案例分析
一、城镇体系规划的层次
·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 省域(自治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 市域(包括直辖市、地级市和有中心城市依托的地区、自治州、盟域)城镇体系规划
· 县域(包括县、自治县、旗域以及县级市)城镇体系规划
二、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0—2020)
1、城镇化水平(总人口与城镇人口基数为“五普”前数据)
%
2005年38%
2010年43%
2015年47%
2020年52%
2、城镇发展总方针(一个推进,两个加强)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加强城镇规划设计建设管理。
3、城镇体系总体空间结构
逐步形成由东部沿海、长江沿岸、京广铁路沿线、新欧亚大陆桥、俄罗斯—中国西部—东南亚大陆桥构成的“中”字型城市空间轴带骨架,由国际性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和城市密集区镶嵌其中的多层次、开放式、高效能的国家城镇体系。
形成全国三纵两横交通主骨架的城镇空间发展轴
●国家一级轴线
•三纵:沿海岸线(东部发达地区的联系)
京广铁路(南、北联系)
包兰—宝成—成昆铁路沿线(西部地带大动脉)
•两横:长江沿线(东部和西南地区的联系)
陇海—兰新铁路(联系东部和西北地区)
●国家二级轴线
•京沪—沪杭甬铁路沿线
•哈大、京沈铁路沿线
•京九铁路沿线
4、国家一级中心城市和重要中心城市
· 东北城市经济区
——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沈阳为中心城市,大连、哈尔滨为副中心城市。
· 华北城市经济区
——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四省(区)。北京—天津为中心城市,济南、青岛为副中心城市。
· 西北城市经济区
——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西安为中心城市,兰州、乌鲁木齐为副中心城市。
· 华东城市经济区
——包括上海市,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上海为中心城市,南京、杭州为副中心城市。
· 华中城市经济区
——包括湖北、湖南、河南三省。武汉为中心城市,郑州、长沙为副中心城市。
· 西南城市经济区
——包括重庆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四省(区)。重庆为中心城市,成都、昆明为副中心城市。
华南城市经济区
——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四省(区),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广州为中心城市,澳门、深圳、厦门为副中心城市。
5、重点培育和引导的城市密集区
· 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区
——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主要城市有无锡、苏州、常州、镇江、扬州、南通、宁波、湖州、绍兴等。
· 珠江三角洲城市密集区
——以广州、深圳为中心,主要城市有珠海、佛山、江门、中山、东莞、顺德、惠州、肇庆等。
· 京津唐城市密集区
——以北京、天津为中心,主要城市有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等。
· 辽中南城市密集区
——以沈阳、大连为中心,主要城市有鞍山、抚顺、本溪、营口等。
· 山东半岛城市密集区
——以青岛、济南为中心,主要城市有烟台、威海、淄博等。
· 江汉平原城市密集区
——以武汉为中心,主要城市有荆州、宜昌、黄石等。
· 中原地区城市密集区
——以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