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诗词类读·边塞诗.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诗词类读·边塞诗.doc

上传人:weizifan339913 2018/9/14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诗词类读·边塞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诗词类读·边塞诗
中华五千年,但自古边患无穷,战事不断。战事大大激励了士人们的豪情,使得当时的读书人心仪金戈铁马,情系壮美军旅,走出书斋,奔赴边关,去感受刀光剑影。“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便是这种心灵的追求和心理的需要的真实写照。但也有人在惊叹:一边是功名高高挂,一边是白骨累累埋。
诗词类读:
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己亥岁”这个醒目的诗题,点明诗中所写的是活生生的社会政治现实。诗句不直说安史之乱后的战争战乱殃及江汉流域,而只说这一片河山都已绘入战图,表达委婉曲折,让读者通过“战图”,想象到兵荒马乱、生灵涂炭的现实。打柴为“樵”,割草为“苏”。只可惜这种原本无乐可言的艰辛樵苏之“乐”,如今也不可复得。用“乐”字反衬“生民”的不堪其苦,耐人寻味。前两句看似笔调轻描淡写,字里行间却有斑斑血泪。这就顺势逼出后两句沉痛的呼告:“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令人闻之发指,言之齿冷。“一”与“万”、将军荣与“万骨枯”强烈对比,令人触目惊心。一个“凭”字,词约而义丰,可谓词苦声酸:行行好吧,可别提封侯的话啦。
吊万人冢
张虫宾
兵罢淮边客路通,乱鸦来去噪寒空。
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
《吊万人冢》剪取了一幅唐末战乱之后常见的社会缩影,控诉了统治者为一己私利血腥压迫人民的罪恶。全诗以景托情,以情驭景,艺术感染力很强。首句“兵罢”之后“客路通”,表达出诗人对于战乱暂时结束的欣喜之情。次句在刚刚振起的欢悦情感上陡然涂上了一层恐怖荒凉的色调:一路之上,到处人烟灭迹,万人冢上空,食腐乌鸦的狂欢乱舞遮天蔽日。第三句“可怜白骨攒孤冢”,一个“孤”字饱含了对枉死者离乡背井、惨死他乡的无限同情。末句“尽为将军觅战功”是全诗的高潮。“尽为”写出了造成生灵涂炭原因的独一性,“觅战功”则点破了掌权者发动战争的本质。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
再经胡城县
杜荀鹤
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
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
这首诗迥乎不同于常见的含蓄风格,对统治者的揭露与鞭挞不留余地。但从表现艺术来看,诗中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的东西仍然有许多。既然“去岁”“县民无口不冤声”,那么
喊的是什么冤以及喊冤的结果如何,但诗人没有明写。既然“县宰加朱绂”是“今来”的见闻,那么这又和县民喊冤有什么联系。诗人很清楚,但也没有明写。这就造成了悬念。直到最后,诗人引满而发,把“县宰”的“朱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