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私人订制》.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私人订制》.doc

上传人:lrrfsyq836 2015/8/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私人订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私人订制》
万众期待的电影《私人订制》于2013年12月18日晚10点提前在全国上映,19日零点首映场票房已达1100万。这部影片的摄影指导赵晓时老师日前接受了ARRI的采访,这位拍摄过《鬼子来了》、《建国大业》、《建党伟业》、《梅兰芳》等热门电影的著名摄影师与我们分享了他进入数字时代的拍摄心路历程,以及他使用ALEXA拍摄这部电影的心得。
康清虎(以下简称“康”):赵老师,我知道您之前用ALEXA拍过电影《愤怒的小孩》。在您的拍片历程中,第一次拍摄数字电影是用的ALEXA吗?
赵晓时:是的。目前为止我的两部数字电影都是用ALEXA拍摄的。在此之前我拍摄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和《一九四二》依然都还是胶片,我一直拍完了国内最后一批胶片电影,然后才转向数字化。
康:在完成胶片到数字转变的时候,您出于怎样的原因才选择了ALEXA?
赵:那时(几年前)我们做机型选择时主要测试的是Sony和ARRI。我最早接触数字摄影机是在筹备《建党大业》时期。因为当时中影已经有了数字机,于是我们就做了一些测试。但测试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原因可能是当时数字机本身有一些瓶颈还没有解决好。最后我们商量了一下,因为《建党》明星很多,而且明星的档期卡得很死,不容有失。万一出什么问题,比如说数据没了,后果会非常严重。另外,当一种新技术与一种比较传统的技术进行比较时,我们更有把握的还是传统技术,传统技术更容易掌控。所以最后还是选择用胶片拍摄《建党》。那次测试是第一次接触数字摄影机,但最终没有真正介入。之后的《一九四二》还是坚定地选择了胶片。
一直到我拍摄《愤怒的小孩》才真正开始接触ALEXA。那是我真的第一部数字电影,当时我们也是懵懵懂懂,很多东西还在摸索。拍摄过程中我们还要解决它的一些问题,比如当时OB-1录机的连接问题等等。我觉得现在的数字技术发展得很快,对全世界而言都是新技术,因此它就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可预知的问题。数字技术的成熟和完整还是在完善中的。但从另一面说,我一开始接触ALEXA,就觉得从习惯上它的操作感有一种比较近似胶片摄影机的感觉。而且通过拍摄的这两部戏,我还是比较喜欢ARRI的色彩管理系统出来的画面质地。从这方面看,ARRI是有它自己的传统和传承。在这个方面,感觉会更亲和一些。
康:您在拍《私人订制》的时候为什么还是选择用数字机?
赵:其实本身也没有选择,因为胶片在中国已经彻底说再见了。对我们来说这也是一个必须面对,必须重新选择的一个问题。我们这些职业摄影师还要继续拍电影的,转向数字化就必然要面对职业中的一些转变。
康:您和导演决定把《私人订制》的画面风格定在什么调子?
赵:这部电影在影像上更贴近广告,所以我们尽可能的让它看起来光鲜亮丽。但是因为这部影片内容本身不是一个纯粹的明信片似的东西,剧情中有帮人圆梦的情节,主人公要带着各色人等进入他(她)规定的一种情景和梦境里;同时它又必须具备某种年代的特性。所以这部影片我首先觉得是一部偏时
尚的喜剧片,另外还会有一些其他元素混杂在里面。
康:您刚才说导演还是习惯用胶片,这次选择数字机有什么顾虑吗?
赵: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个趋势是不可能抗拒的。但关于这个问题,我实际也没有真正跟导演仔细聊过。就我自己来想,导演肯定还是希望自己的摄影师在技术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