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八路军的另类“军火”.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八路军的另类“军火”.doc

上传人:lrrfsyq836 2015/8/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八路军的另类“军火”.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八路军的另类“军火”
在《游击队之歌》中,有这样两句唱词:“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对于经历过抗日战争严峻考验的很多老八路来说,这段歌词多少带有一点革命浪漫主义色彩。历史上的实际情况是,八路军的武器大部分都是靠自己实实在在的努力与智慧得来的。
真正起作用的是八路军自己的兵工厂,而他们靠的,是中国人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事实上,全面抗战爆发后的八年中,以八路军为首的红色兵工事业发挥了重大作用,他们先后创建了包括黄崖洞、芝兰沟、黄县等一系列军工企业,造枪、造炮、造炸药,为各条战线上的八路军提供着重要的铁血补给线。
如果深入到红色抗日兵工事业的细节,会发现很多令人惊奇的事情。比如,从事兵工研究的不仅仅有八路军的土专家,还有很多来自北大、清华等地的爱国知识分子,他们在八路军兵工事业的建设中有着重要地位。
在这方面,有的知识分子走得十分超前,例如负责清华大学校产的叶企孙先生,为了帮助冀中的八路军造军火,一次两次地送人到游击区去,三次四次地发去大量经费。冀中的地雷那么厉害,叶企孙先生等清华人是有很大贡献的。
叶企孙是建国后的中科院学部委员,人们后来才发现,“两弹一星”
的元勋,几乎都出自他的门下。经统计,叶企孙先生先后送了两百名专家到根据地去,平时却很是低调,深居简出,日本人想找到他都不容易,更不要提怀疑了。
那么,八路军和这些知识分子是怎样里应外合建设红色兵工事业呢?这方面他们干得可说是谨慎而又稳健,都堪比最优秀的地下工作者。
冀中兵工重要负责人张方回忆,在叶企孙等清华人的帮助下,八路军曾从北平运回大批军工建设物资,其中包括:足球若干个、大量铜板、某传教士为驱逐野猪购买的大号猎枪子弹若干(口径绝不适合八路军的任何枪械)、北大洋教授们给学生的关于肥田粉的英文学术论文若干篇、并非能够用于治疗伤口的中药一批、银首饰甚至还包括以某人去世名义购买的冥器等丧葬用品若干。
就算日军情报工作深入细致,让他当面看着八路军进北京买军火,结果弄回去一堆铜钱冥器之类的东西,只怕也会看得鬼子莫名其妙,不明白八路军要这些玩意儿干吗。
那么,八路军拿了这些东西能鼓捣出什么玩意儿来呢?子弹、炮弹、炸药包……反正华北八路军打鬼子用的东西,几乎都能用这些“变”出来。足球在八路军的兵工厂里实际上至少有两个作用:第一,足球胆是配置爆炸引火药的容器,因为炸药不是密度越高越好,为了保证其密度适宜,需要在足球胆中操作,一方面方便揉制,另一方面隔绝外界可能诱爆的元素。在没有足球胆时,张方曾经在工作中付出了半个手掌的代价。另一个作用,则是作土水雷的深度控制装置,游击英雄孙光瑞曾用这种武器炸过日军的运粮船。
铜板,这东西正是八路军复装子弹弹头的原料。复装子弹指的是在战场上拾到子弹壳后,将其重新装药制成的翻新子弹。问题是弹壳可以捡,弹头却不能指望,因为天晓得它会飞到什么地方。黄崖洞兵工厂采用冲压的方式制造弹头,原料就是铜板,对准铜板中心冲压一下,正好形成一个弹头状的漏斗,在里面灌上铅,就可以与日本春田兵工厂的产品媲美了。
大号猎枪子弹,这东西根本不是用于打野猪的,从性能上也不能指望八路军拿它和日军打巷战。这东西的真正价值是充当迫击炮弹的发射信管。八路军的迫击炮弹是用自己熔炼的马口铁制造的,数量有限,属于战场上的奢侈品。所以,这猎枪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