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附件1:
员工违规积分计分标准
序号违规行为标准分值
资金管理
1 违反资金管理规定造成资金不能按时入账的 2
2 违反有关规定从事资金拆借等业务,拆借资金超过最高限额的或超过最长期限的、不具有同业拆借业务资格、不通过规定的同业拆借市场而从事拆借业务的 4
3 违反审批程序调拨、划拨资金的 4
4 违反利率管理规定造成少收营业收入或致使收入流失的 2
5 利用非贷款科目发放贷款的 8
6 违反规定进行债券回购及债券融资交易业务的 4
7 不按规定缴存或违反规定动用存款准备金的 4
8 擅自在其他金融机构开立同业存款账户,且同期、同类存款利率低于上存省联社的 4
9 存在账外经营行为的 16
10 违反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定,形成流动性风险,造成支付困难的 8
11 超越权限或者变相超越权限提高或降低服务业务收费价格的 2
12 违反有关规定对外投资,或以授信作为注册资本金注册验资和增资扩股的 5
13 违反规定进行股票、债券和期货以及金融衍生品买卖的 8
14 违反规定为券商、企业或个人垫交证券交割清算资金的 8
15 违反股金管理规定,入股、退股、转让以及分红不符合相关规定的 2
16 已查明过失原因、3 个月内未能及时赔偿并处理暂付款项的 1
信贷管理
17 信贷人员无故拒绝或超过规定时限办理信贷业务和提供相关服务的 1
18 借款合同、担保合同、借款凭证等内容填写不规范或关键要素不齐全的 2
19 未使用统一制式的信贷合同文本的 1
20 未经授权、 16
21 未依据合法凭证,并未报主管批准,擅自修改贷款账户信息的 2
22 借据不通过综合业务系统微机打印,系统录入信息与借据、借款合同信息不一致(结息方式除外),信贷员编号、合同号填写不正确的 2
23 出账审核人员不按规定及时进行审核或不按规定进行审核把关,导致贷款授信条件不落实或借款合同和担保合同签订不规范的 4
24 主、从合同之间不衔接,存在法律风险或导致法律纠纷的 4
25 违反信贷管理规定,发放贷款不坚持柜面办理或由他人违规代为办理的 8
26 对已经受理的贷款,不按规定收集借款人申请借款的信息资料,不对借款人、担保人的信用、负债、担保状况以及借款的合法性、安全性、盈利性等情况进行调查或调查结论严重失真的 4
27 不按规定核实抵(质)押物、质押权利及担保人清况,造成担保合同无效或担保人、抵(质)押物、质押权利不具备担保条件或抵(质)押率高于规定标准的 6
28 发现借款人、担保人存在严重不良信用记录,不如实报告的 2
29 不按规定坚持2 人或2 人以上调查的,调查报告内容不完整的 2
30 调查时发现或应当发现借款人、担保人经营状况有重大问题,不及时报告,甚至故意隐瞒误导贷款审查的 4
31 发现借款人、担保人对外提供的担保超出借款人、担保人的偿债承受能力不及时报告的 2
32 发现客户提供虚假资料,故意隐瞒不报或接收无效的客户证件以及帮助客户编造虚假材料骗取贷款的 16
33 对借款主体、担保人资格及担保有效性等未按程序进行审查,并提交正式审查报告的 3
34 审查后未提出贷与不贷以及金额、期限、用途、价格、方式、限制性条款和风险控制等建议的 2
35 不按规定审查验证信贷资料的完整性、合法性、有效性的 2
36 不按规定对借款人的授信额度进行审查的 2
37 信贷审查不尽职,造成借款人逾期贷款未还又发放新贷款的 5
38 审查通过抵(质)押率未达到规定要求的抵(质)押贷款的 5
39 因审查、审核程序走过场,导致借款合同、担保合同无效的 8
40 隐瞒审查中发现的非授信客户化整为零、一户多贷,或一户多证、冒名贷款、假名贷款等重大问题不报的 16
41 不坚持独立审查,按他人授意进行审查的 5
42 批准发放明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信贷政策、信贷投向贷款的 8
43 批准发放违反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等有关规定贷款的 5
44 批准发放没有明确调查、审查第一责任人贷款的 2
45 批准发放贷款时未明确签署同意与否、金额大小、时间长短、执行利率等意见的 2
46 批准发放抵(质)押率未达到标准要求或故意提高抵押物估价的抵(质)押贷款的 6
47 违反规定泄露审贷会议事项及结果的 2
48 批准向不符合借款条件的借款人或降低借款条件向借款人发放贷款的 8
49 未经批准发放跨区域贷款的 8
50 未经特别授权,批准超过授信额度贷款的 8
51 批准发放应按规定履行大额贷款报备手续而未履行报备手续的贷款的 8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