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喝茶、读书和怀乡病.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喝茶、读书和怀乡病.doc

上传人:lxydx 2015/8/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喝茶、读书和怀乡病.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喝茶、读书和怀乡病
和毕亮一样,我也是远离家乡的写作者。我们只能通过写作,通过文字进行精神还乡。
而故乡是回不去的地方,因此作家们会得上怀乡病。在毕亮的近作《舌华录:且吃茶去》中,我看到了他的生存状态――喝茶、读书和怀乡病。

在我看来,好作家一般都有一个好胃口,无论是喝酒、吃饭还是喝茶。毕亮也不例外,他对待喝茶这件事的确是有着好胃口的。
在《桐城小花》文中,毕亮写道:“我喝茶不讲究细节。其实是乡下人不知道细节,有茶,逮到就喝。也不管好坏。”
毕亮用不厌其烦的文字详细描述他的喝茶生活:“只见茶叶在热水中渐次舒展,如同一个刚睡醒之人伸展拳脚,也像一个侠客在文字的江湖里大显身手,直至满杯清水变色。”(《喝一杯下午茶》)“于是得了几枚条形苦丁茶,泡在被子里,汤色挺好看。”(《苦丁茶》)“喝的就是崂山红茶。改常喝的紫砂茶杯,专门重新洗了一个玻璃杯。透明的玻璃杯中,茶的汤色鲜明,愈发显得红亮。”(《崂山红茶》)……“我喝茶不讲究,早从汪曾祺文章中知道大碗泡碧螺春,终于等到喝的那一日,也没有早早准备大碗。还是常用的玻璃杯。一杯在手,万事之忧姑且不管,沉浸在茶汤中。”(《碧螺春》)
毕亮是一位有心人,他详细记录茶叶之形、茶汤之神,并且“沉浸”其中。尤其是对大红袍的描述可谓传神:“深处西域绿洲,喝茶大红袍,却宛若置身大漠。杯里的茶汤是连绵的沙漠,有上千公里那么长吧。茶汤里摇曳的茶叶是骑在马背上的红袍将军,是外出征战,抑或是凯旋而归,都是可以自由想象的。
红袍将军在无边的大漠,也走得随性,大漠在残阳下也渐变为红色。或三五成群,或独立独行,却都一手执红缨枪,一手握着茶壶,茶壶里泡的是大红袍,甚至马匹都是红色的(枣红马,抑或是西域的汗血马?)。红袍将军驾着红马喝大红袍茶,得其所哉。”(《大红袍》)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家毕亮的可爱,他如同“一个侠客在文字的江湖里大显身手”,且神游四方,对大红袍进行充分的想象,“红袍将军”表面是指“茶叶”,实质何尝不是指作家本人呢?
引申来说,侠客讲究自由,行侠仗义,该出手时就出手;而将军讲究法度,行军打仗,该收兵时就收兵。两者看似矛盾,其实有许多相同,取舍之间,见识智慧。毕亮作为一个年轻的“老作家”,深谙此道,他将喝茶的心得用于读书和写作之上,力求读好书,写好文章。

近年来,毕亮在文学创作上的变化是明显的,他由诗歌转向散文,兼及书评,堪称“多面手”。
毕亮不仅自己读书,还带动身边的朋友们读书。从本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喝茶之外,毕亮提的最多的就是读书。
“下午睡醒时已经五点了。这时间在新疆还不算晚,眼见没了睡意,就起身泡杯茶,看书。
……书是友人寄赠的一套“下午茶书系”六本,昨天下午收到,见有两三本是熟识朋友的著作,就打算先看。”(《喝一杯下午茶》)
“在新疆,我有时会翻翻桐城方志一类图书(没有纸质的,所翻均是PDF扫描本),见有桐城茶“品不减龙井”之说。”(《桐城小花》)
“以上是周作人在《吃茶》里写到的。喝得少也就关注得少,原来苦丁茶是这么回事。”(《苦丁茶》)
“读书写文也是这样,好文章那么多,看过,抄过,诵过,想自己写一篇比泡一杯茶喝一杯茶难多了。”(《崂山红茶》)
“前些日子翻汪曾祺小说集,有一篇《八千岁》,以前也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