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模电EDA.doc

格式:doc   大小:1,152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模电EDA.doc

上传人:小枷 2018/9/15 文件大小:1.1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模电EDA.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EDA实验报告学校南京理工大学班级07043301姓名霍海强学号0704330118指导老师黄琳EDA实验共有三个实验1单级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3阶梯波发生器的设计与仿真实验一单级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实验目的:1、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和测试方法。2、掌握放大电路的动态参数的测试方法。3、观察静态工作点的选择对输出波形及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实验要求:设计一个分压偏置的单管电压放大电路,要求信号源频率5kHz(峰值10mV),,电压增益大于50。调节电路静态工作点(调节电位计),观察电路出现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的输出信号波形,并测试对应的静态工作点值。调节电路静态工作点(调节电位计),使电路输出信号不失真,并且幅度最大。在此状态下测试:电路静态工作点值;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和b、rbe、rce值;电路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电压增益;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和fL、fH值。实验原理及数据处理:根据三极管在不失真状态下的放大电流的特性,设计出分压偏置电路。根据实验要求,调节电路中原件的值来满足实验的要求。实验原理图⑴饱和失真、截止失真和不失真及其图形①不失真:%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不失真状态下的静态工作点②截止失真截止失真信号波形图最高点与最低点相差11%,出现截止失真。截止失真状态下的静态工作点③饱和失真饱和失真信号波形图饱和失真静态工作点其中基极电压大于集电极电压,故出现饱和失真。⑵三极管的输入特性输出特性曲线和b、rbe、rce值①输入特性曲线电路图输入特性曲线②输出特性电路图输出特性曲线③b=ic/ib=*1000=209rbe测量rbe=rbe=dx/dy=*1000==dx/dy=*1000=26/275*1000=1K⑶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电压增益的测量及理论值计算测量输入电阻电路图测量输入电阻只需在回路中加入电流表,*1000=*ib+Bib*Re/ib+rbe*ib+Bib*Re=(+210*)/{1+(+210*)/)}=(-)/=%测量输出电阻电路图测量输出电阻需将输入信号短路,将负载换成电压源,进行输出电阻的测量,得到输出电阻阻值为2/*1000=5K。输出电阻理论值计算Ro=Rc=(-5)/=2%,*1000=51倍理论电压增益计算(βRc//Rl)/{Rbe+(1+β)Re}=210*/{Rbe+(1+β)Re}=(-51)/=%在误差允许范围内⑷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并给出电路的fL、fH值。:实验结果有的与理论值有差异,其原因可能是实际器件与理论不是十分符合,存在一定差异。在做本实验过程中,感觉电路倒是不难搭,但是要实验结果符合要求的话却耗费不少时间,将来在实验的过程中,要先看清楚要求,然后在逐步设计,这样效率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