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混凝土浇筑振捣技术.doc

格式:doc   大小:65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混凝土浇筑振捣技术.doc

上传人:坐水行舟 2018/9/15 文件大小:6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混凝土浇筑振捣技术.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普通混凝土浇筑配制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粗细骨料、外加剂或掺合料等必须为合格材料。混凝土浇筑前由试验室开具相应的施工配合比,并在搅拌场所悬挂。混凝土的配料必须严格按配合比采用重量法计量。入模前混凝土搅拌充分、拌合均匀,并应保证混凝土和易性及坍落度要求。采用溜槽或串桶由高处向低处滑落混凝土时,应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下落高度大于10米时必须采取减速装置。溜槽和串桶出料口离浇筑面混凝土倾落高度不大于2米。溜槽和串桶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超过1米。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上下层同时浇筑时,。在倾斜面上浇筑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运输车应保持搅拌状态,以防止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离析或严重泌水、坍落度不符合要求。如有上述现象发生,必须进行二次拌和,拌和过程中严禁擅自加水,二次拌和仍不合格,不得浇筑。输送管接头应保证密封良好;保证连续灌注,中途间歇要保证输送管中没有混凝土,防止管道堵塞。混凝土入模后,分层捣固,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捣固要均匀,不得漏捣,每棒间距30cm左右,深度插入下层混凝土5cm~10cm以保证上下层混凝土整体性及均匀性。振捣时振动棒距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保证判断振动部位混凝土振捣密实的标志:,表面平坦、泛浆;。模板拐角处必须经振捣后填塞充分。每一处振捣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要保证振动棒不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混凝土浇筑必须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不大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下表规定,当需要超过时应预留施工缝。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允许时间(分钟)混凝土强度等级气温不高于25℃气温高于25℃≤C30210180>C30180150注:当混凝土中掺有促凝或缓凝剂时,其允许时间应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要考虑方便施工,但不宜留置在结构受力薄弱部位。施工缝按如下要求处理:凿除处理层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浮浆)和松动层,但凿除时处理层混凝土须达到下列强度:用水冲凿毛时,;用人工冲凿除时,;用风动机凿毛时,须达到10Mpa。(h)混凝土强度等级日平均气温(℃)5~1516~2021~3030107415~(d)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外界平均气温(℃)≤5≤10≤15>(h)混凝土强度(Mpa)(h)及硬化时昼夜平均温度(℃)+5+10+15+20+25+30+**********.: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C15时,上述时间应酌情予以延长。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应用水冲洗干净,在浇筑次层混凝土前,对垂直施工缝刷一层水泥净浆,对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