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快乐中创造音乐奇迹.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快乐中创造音乐奇迹.doc

上传人:rita291961 2018/9/15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快乐中创造音乐奇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快乐中创造音乐奇迹快乐中创造音乐奇迹无锡市荡口中心小学作者:华瑾这是一间平常的教室,今天却让人耳目一新:三五成群的座位自由而有序地围成了半个圈,威严的讲台不见了。环顾墙壁四周,红花绿草、蓝天白云,还有可爱的大蘑菇赫然醒目,稍不留神,你还以为来到了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哇塞,这是小白兔的家吗?好可爱啊!”调皮的东东第一个叫了起来。“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美丽的大森林是动物的家。”活泼可爱的聪聪突然萌发了诗兴,摇头晃脑、大声地朗诵了起来。在深情并茂的吟诵声中,《可爱的动物》朋友拉开了帷幕。“森林里的动物可真多,小朋友猜一猜,它是谁呢?”我边说边在钢琴上即兴演奏了一段灵巧活泼的音乐。“小兔,小松鼠……”七嘴八舌的声音响起。接着,我又分别弹了几段不同风格的小曲:柔和抒情地、浑厚笨重地……“你最喜欢哪种动物?请演给大家看一看,行吗?”孩子们出色的表演惟妙惟肖,就连平时害羞的女生也放开了手脚,课堂里笑声不断。“老师,我想把自己打扮成我喜欢的动物,可以吗?”一个孩子的声音突然响起。“好啊!”我高声地应着他们。顿时,教室里热闹了起来,孩子们哗啦一下忙开了,有的钻在材料堆里裁的裁、剪的剪,急着做新衣打扮自己;有的把积木凳拼成山洞、简易房屋,为自己精心搭“窝”;有的三个一群、五个一组凑在一起画自己喜欢的动物,或做头饰和面具;还有的甚至把老师也拉来拉去做“参谋”策划……孩子们的忙碌终于有了结果,大家一个个展示了自己的“杰作”:有调皮机灵的淘气包小猴;憨态可掬的国宝大熊猫;温和善良的小绵羊……在老师的引领下,打扮成各种动物的孩子有的载歌载舞,有的学”时装秀”走起了台步,有的唱起自编的歌谣,还有的甚至打起了猴拳。看,孩子们个个喜笑颜开、快乐无比。真没想到,在不经意间,孩子们居然创造出了那么多令老师瞠目结舌的奇迹。我想,如果这算一节比较成功的课的话,那么,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注重情境创设艺术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创设符合孩子年龄心理特点的艺术情境显得尤为必要。音乐教学环境的审美性,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听觉环境和视觉环境的优美。当学生进入一种特殊环境面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耳闻目睹全是美的形象及充满新异性的事物,新鲜感便会油然而生。当学生处于愉悦状态的时候,最有利于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从而使“苦学”变成“乐学”。在本节课中,老师的一切语言和情景演示,都随着音乐的展开而同步进行。此时,学生聆听优美的音乐,看着栩栩如生的画面,感受着教师美好生动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语言,他们完全沉浸在审美的情境之中。来自情感,视觉,动觉,想象等一切可感的审美因素,从各种渠道综合作用于学生的情感,最终达到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极佳审美境地。二、注重学生体验《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倡导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在本节课中,老师在教学中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听、唱、玩、画中反复感受。比如,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音乐,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出各种动物的形象;抓住动物的特征,用手中的笔画出神态各异的动物形象等等。在这过程中,没有一个人置身局外,人人都沉静在特定的情景中,忘情地表现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