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江苏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江苏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交通运输发展面临更高的要求。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的《江苏省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率先基本建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意图,阐明“十二五”期江苏交通运输发展的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取向,是指导今后五年江苏交通运输发展的行动指南,是编制和实施全省各级各类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计划以及制订相关政策的依据。一、发展回顾和形势要求(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时期,江苏交通运输行业紧紧围绕全省“两个率先”的目标,紧密呼应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全面推动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在积极推进公路率先基本现代化的同时,加大对航道、港口发展的倾斜力度,努力实现公路水路协调发展,“十一五”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圆满完成。同时,在大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抢抓机遇,顺势而为,逐步确立了“三个一体化”和“三个有机衔接”的发展思路,加快铁路、航空发展,加快综合客运枢纽和集疏运设施建设,拉开了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帷幕。到2010年底,(其中公路公里,内河航道24248公里,铁路1908公里,输油气管道1773公里),较“十五”末增加22%。“十一五”期累计完成建设投资3683亿元,为“十五”,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的投资比例由“十五”期的90:4:6::32:17:2。经过五年的努力,江苏交通运输发展成绩显著,实现了由初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到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大转变[1]。 1、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公铁水空全面推进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协调发展,公路建设向率先基本现代化扎实迈进。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059公里,密度居全国各省区首位。苏通大桥、南京三桥建成通车,公路过江更加通畅,高速公路互通对10万人口以上城镇5公里覆盖率达86%,网络功能进一步提升。完成新改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3043公里,基本实现一级公路短直连通市到县以及相邻县。建成高速公路互通连接线41条、疏港公路38条、火车站集疏运公路5条、机场集疏运公路6条、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连接公路18条,4A级以上风景旅游区连接公路10条。,。提前3年实现交通运输部提出的“到2010年东部沿海地区所有建制村通等级公路”的目标。铁路进入骨干网络全面建设的新阶段。实现了电气化铁路、高速铁路和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三个“零突破”。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908公里,较“十五”末增加18%,另有1033公里铁路项目在建。水运建设显著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亮点纷呈。京杭运河苏北段二级航道全线贯通,连云港港疏港航道建成,京杭运河苏南段等干线航道全面建设。。连云港港30万吨级泊位建成投产,30万吨级航道开工建设。太仓港一至三期集装箱码头建成。全省港口万吨级泊位新增152个、总数达到366个,其中5万吨级以上泊位新增68个、总数达到103个。枢纽机场能力提升与新机场建设齐头并进。全省7个机场都进行了改造或扩建,航空运输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开工建设。淮安涟水机场建成通航,填补了苏北腹地航空运输服务空白。苏中江都机场启动建设。专栏1  “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十一五”交通基础设施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一览表类别指标 2005年 2010年规划目标 2010年实现情况实现率(%) 公路 1、公路总里程(万公里) / (1)高速公路里程(公里) 2886 4000 4059 105 (2)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里程(公里) 8427 8800 8943 138 2、普通干线公路新改建(公里) —— 3000 3043 101 3、农村公路改造(公里) —— 40000 41656 104 4、客运站标准化建设(个) —— 20-30 44 176 铁路 5、运营里程(公里) 1616 1900 1908 103 6、复线率(%) 38 45 48 145 7、电化率(%) 0 45 48 107 内河航道和港口 8、干线航道新增达标里程(公里) —— 490 593 112 9、内河港口吞吐能力(亿吨) 106 沿海沿江港口 10、沿江港口吞吐能力(亿吨) 127 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万TEU) 242 799 798 100 11、沿海港口吞吐能力(亿吨) 129 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