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组合结构分析.ppt

格式:ppt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组合结构分析.ppt

上传人:n22x33 2015/9/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组合结构分析.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MIDAS/Gen 培训资料
组合结构分析
分析目的
---介绍MIDAS/Gen中组阻尼比的应用
---求解各振型真实阻尼比
---真实的模拟地震作用并进行动力分析
---对钢结构、钢筋砼、钢骨混凝土的组合结构提供设计功能
操作步骤
---建立框架模型和网壳模型
---合并数据文件
---定义组阻尼比
---输入反应谱数据
---查看振型阻尼比和其他结果
---设计验算
一规范对组合结构的阻尼比取值
国内规范对钢管混凝土和钢-砼混合结构取用综合阻尼比: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JGJ138-2001
当全部结构构件均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包括型钢混凝土框架和钢筋混凝土筒体组成的混合结构,
实际工程中,各种材料的应用比例不同,而且一些大跨类组合结构的动力特性复杂,如果仅采用综合阻尼比进行分析,地震效应常常不能准确模拟。
二组阻尼比的引入背景
结构中使用不同的材料或者设置了阻尼器
各单元的阻尼特性可能会不一样
阻尼矩阵为非古典阻尼矩阵,不能按常规方法分离各模态
MIDAS/Gen对不同的材料和边界定义成组,并赋予阻尼比

使用基于应变能的阻尼比计算方法
真实的模拟地震效应(反应谱荷载工程和时程荷载工况)
三基于应变能的振型阻尼比计算方法
两个假定:
①单元的阻尼与单元的刚度成比例。


②结构的变形与振型形状成比例。


计算原理:
程序内部根据在“组阻尼比”中输入的各单元和边界的阻尼比计算
各振型的阻尼比,然后构建整个结构的阻尼矩阵。
全体结构的第i阶振型的阻尼比可以使用所有单元的第i阶振型的能
量的和来计算。
四重点步骤及参数讲解
合并数据文件示意:
四重点步骤及参数讲解
合并数据文件注意事项:
当勾选“建立组”时,被合并的几何模型将建立一个结构组。
“原点”用来确定待合并模型中的原点在在当前模型中的几何位置。
当勾选“用交叉点分割单元”,合并后在交叉点处自动分割线单元。
(0,0,0)
四重点步骤及参数讲解
组阻尼比的定义:
对于没有定义组的结构使用的阻尼比
定义组阻尼比时,阻尼比计算方法提
供应变能因子法或单元质量和刚度因
子法(目前只给出刚度系数)
建议使用应变能因子阻尼
“仅在使用时计算”勾选时,表示当进
行反应谱或时程分析时,程序才进行
组阻尼比计算,否则不予计算。
四重点步骤及参数讲解
反应谱荷载工况的定义:
“适用阻尼计算方法”选择应变能因子方法,按已定义的组阻尼比基于应变能因子法计算各振型阻尼比。
“修改阻尼比”勾选,。
四重点步骤及参数讲解
MIDAS/Gen中几处阻尼比输入的说明:
a. 设计反应谱中直接输入(例如建筑抗震设计反应谱)
b. 在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对话框中输入
c. 在反应谱分析工况中输入
程序最终使用的阻尼比优先顺序为c>b>a
a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