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早产儿的护理
一、定义
早产儿:胎龄< 37周出生的新生儿
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 2500g者
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在1000 ~ 1500g的婴儿
超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 1000g婴儿
二、影响因素
在临床病历分析中,大部分的早产原因为: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②早期破水、胎盘早期剥离或前置胎盘;③多胎妊娠或羊水过多;④慢性疾病,如心脏病、肾病、肾炎、肝病、糖尿病、重症肺结核、内分泌失调(如习惯性早产)、营养不良等;⑤贫血及严重的溶血病;⑥急性传染病伴有高热;⑦子宫肿瘤子宫内膜炎及子宫颈口松弛;⑧骨盆及脊椎畸形;双胎或胎儿畸形;羊膜早破脐带异常及羊水过多是胎儿因素。⑨急性或慢性中毒;⑩激烈情感波动或过劳;⑾意外受伤或手术。在一小部分患儿中查不出明显原因。
三、特点
外观特点
1、体重2500g以下,身长不到47cm
2、哭声轻,颈肌软弱,四肢肌张力低下
3、皮肤红嫩,胎毛多,耳壳软
4、指、趾甲未达指、趾端,乳晕不清,足底纹少
5、男婴睾丸未降或未完全下降,女婴大阴唇不能盖住小阴唇
生理特点
1、呼吸系统:早产儿呼吸中枢相对更不成熟,呼吸不规则;常发生呼吸暂停。呼吸暂停指呼吸停止时间达15~20秒,或虽不到15秒,但伴有心率减慢(<100次/分)和出现紫绀。早产儿的肺发育不成熟,表面活性物质少,易发生肺透明膜病。有宫内窘迫史的早产儿,易发生吸入性肺炎。
2、循环系统:心率快,血压较足月儿低,部分可伴有动脉导管未闭。
3、消化系统:早产儿吞咽反射弱,容易呛乳而发生乳汁吸入。胃贲门括约肌松弛、容量小,易溢乳。早产儿以母乳喂养为宜,但需及时增加蛋白质。各种消化酶不足,尤其是胆酸的分泌较少,对脂肪的吸收较差。在缺血、缺氧、喂养不当情况下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炎,要注意乳汁的渗透压不可超过 460mmol/L。早产儿肝不成熟,葡萄糖醛酰转换酶不足,生理性黄疸较重,持续时间长,易引起核黄疸。因肝功能不完善,肝内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合成少,易发生出血症。
4、血液系统:早产儿血小板数量较足月儿略低,贫血常见;维生素K、铁及维生素D贮存较足月儿低,更易发生出血、贫血和佝偻病。
5、泌尿系统:早产儿肾脏浓缩功能更差,肾小管对醛固酮反应低下,易发生低钠血症。葡萄糖阈值低,易发生糖尿。碳酸氢根阈值低、肾小管排酸能力差,在用普通牛奶人工喂养时,因为酪蛋白含量较高,可发生晚发性代酸。
6、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功能和胎龄有密切关系,胎龄越小,反射越差。早产儿易发生缺氧,导致缺氧缺血性脑病。此外,由于早产儿脑室管膜下存在发达的胚胎生发层组织,因而易导致颅内出血。
7、免疫系统:皮肤娇嫩,屏障功能弱,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均不完善,极易发生各种感染。
8、体温调节:体温调节功能更差,棕色脂肪少,基础代谢低,产热少,而体表面积相对大,皮下脂肪少,易散热,汗腺发育不成熟和缺乏寒冷发抖反应。因此,早产儿的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
,且常因寒冷而导致硬肿症的发生。
四、护理诊断
1、体温过低:与体温调节功能差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吸吮、吞咽、消化功能差有关
3、自主呼吸受损:与呼吸中枢不成熟、肺发育不良、呼吸肌无力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不足及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差有关
五、护理措施
1、维持体温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