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浙江省永康市石城山黄帝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绿化说明.doc

格式:doc   大小:501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浙江省永康市石城山黄帝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绿化说明.doc

上传人:rovend 2018/9/15 文件大小:50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浙江省永康市石城山黄帝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绿化说明.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区内山水丰富,林木相对葱翠,夏日气温明显比市区低2-30C。旅游区内某些区块林木生长势强,覆盖率较高,下木生长良好,而有些区块的植被受人为的破坏,林木生长较差,水土流失严重,土质瘠薄,且有相当一部分是半荒山地和裸岩,无大乔木和灌木,总体上宜林面积大而覆盖率低,在有林地内,以马尾松林和纯杉林为主,林相变化缺乏,季相变化不多,阔叶林、阔叶针叶混交林少,大径级林木没有,名木古树缺乏。旅游区地带性植被类型分区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带,地带性典型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据初步调查,裸子植物8科32种,被子植物74科388种,合计82科420种,植被类型可划分为6个植被型,6个群系和一个植被亚型。森林植被类型序号植被型(或植被亚型)群点Ⅰ针叶林马尾松林、杉木林Ⅱ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麻栎林Ⅲ竹林毛竹林Ⅳ经济林桃、李Ⅴ灌丛——低山近陵萌生灌丛Ⅵ(1)以总体规划、保护规划为依据。(2)改造现有以马尾松林为主的林相,培育恢复地带性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形成本旅游区植被生态景观的基础,只有大面积培育地带性植被,才能反映出本旅游区的科学价值、生态价值和景观特色,树种选择以地方树种、适宜生长的为主。(3)在景点周围和主要游线附近,在原有植被和地带性植被的基础上,结合景物的特点和环境氛围,适当营造季相变化丰富的混交林或某一树种的单纯林,丰富本旅游区的植被景观。(4)在以观赏天然裸岩、陡崖、瀑布、奇石等自然景观为主的地段,植被应留有足够的观景空间和视线廊道,所选树种要适宜衬托主景。(5)林相改造与生态环境保护、景观培育、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及农民的经济利益相结合。、面上绿化规划通过封山育林,人工更新、抚育等措施,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加速植被演替,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充分利用植被中的色叶树种、阔叶树资源,形成富有季相变化的植被景观。(1)在海拔400-600米的低山地,裸岩较多,土壤为红黄壤,土壤有机质较为丰富,特别是山凹处。裸岩多、土壤脊薄地块,考虑原有植树被,加强保护,并有目的地加强赤楠、石斑木、继木、黄檀、紫荆、杜鹃、火棘等适应性强、观赏效果好的灌木树种的管理,形成良好的山顶裸岩植物景观。山凹土壤肥力好,有机质丰富,土层厚的地段,抚植木荷、青冈、枫香、无患子、香樟、臭椿、黄檀、苦槠、山膀胱、山乌桕、毛黄栌等,使之形成季相变化丰富的阔叶混交林区。(2)海拔100-400米丘陵山地,现有植被绝大部分为纯马尾松林,可通过封山育林,有目的地抚植木荷、青冈、枫香、苦槠、山柿、椿树等阔叶树,营造针阔混交林,在土壤和气候条件好的地区营造阔叶林,增加色叶树种,以丰富植被景观。(3)海拔100米以下低丘平地,该区地坡度平缓,土壤多为沙性红壤和水稻土,略显酸性,土层深厚,透水透气性好,但缺少良好的森林植被,有林地也多为纯马尾松林,可通过人工更新、人工栽植的方式,更新现有林分结构,增植阔叶色叶树种,如桂花、麻栎、青冈、木荷、金钱松、枫香、香樟、柿树、银杏、青桐、冬青等,在条件适宜的区域,可营造观光果园、茶园和竹林等。(4)四旁绿化:四旁绿化要做到见缝插绿,结合功能建筑、景观建筑,种植观赏价值高的树种,如银杏、香樟、桂花、樱花、红枫、玉兰、紫薇、龙爪槐、七叶树、海棠、凤尾竹、紫竹、红果冬青、忍冬、合欢等,在村头地角也可种植小竹林和花灌木。2、线上的绿化规划(1)交通公路的绿化旅游区内交通公路的绿化风貌应有别于一般公路绿化,打破“一条路、两行树”的简单模式,注意层次和色彩以及动态观赏效果,建设有自然情趣的风景道路。行道树选择樟树、杜英、枫香等乡土树种,其下可间植小乔木和灌木,如桃树、樱花、杏树、梨树等,做到春观花秋观果,与景区内游览道路绿化协调衔接。(2)游览道路绿化游览道路是游览的风景线,配置风景林带可使各景区、景点通过绿带有机地联系起来。联系各景点的干道两侧,配置自然式风景林带。当道路一侧或两侧有景可赏时,只栽植高度不超过1米的常绿花灌木,留出视线“绿色风景窗”,使游览者在沿途就能观赏自然风景,对不佳近景,可配置常绿密林加以遮挡。同时注重路口绿化,配置高低错落的树丛与道路形成对景。风景林带树种应选择反映永康特有植物景观的鹅掌楸、银杏、杜英、枫香等秋色树及桃树、油茶、桂花等香花树种,以观赏春花秋叶为主,形成丰富多彩的路景。景点内于道绿化可采用自然式配置方式,树种应选用景内主体树种和特色树种。(3)南溪两岸绿化南溪两岸山水相依,水环山绕,营造风景林带。绿化以南溪秋景为主题,溪滩上以水竹、水柳和湿地松作为基调树种,辅以乌桕、柿树、枫香等秋色木,并充分运用耐水湿的各种花灌木和花卉作点缀,如雪柳、凤尾兰、小蜡、木芙蓉、花芦竹、黄菖蒲、花菖蒲、千屈菜等。3、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