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课堂秩序的维持——2014—2015学年(二),我感觉最大的问题还是纪律问题,特别是在气氛过于“活跃”的班级,如果班级纪律不能得到改观那么就很难正常开展教学。一、纪律问题产生的原因如果解决一个问题,我认为首先应该去找寻问题出现的原因,只有找到原因所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认为在某些时候出现纪律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主观原因一——教学环节的设置出现问题应首先从自身找寻原因,我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学生的大声喧哗和不遵守课堂纪律的行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在教学设计环节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活跃的班级,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学生想回答问题,但是有时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是只注重了自己的讲,给学生的发言机会太少,导致学生没有机会回答问题,才会跟邻近的同学交流,这样的交流直接或者间接地扰乱了班级的正常秩序。(二)主观原因二——没有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我们学校对德州老师的小组合作展示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也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并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评价,其实我感觉评价不光包括表扬加分,也应包括违反纪律或者做得不好的小组或者学生扣分,充分运用小组长和同组的师友互相监督,可以很好地防止在有的班级“按起葫芦起个瓢”的老师无法控制班级秩序的情况,老师借助了多只手对学生进行了很好的约束。(三)客观原因——个别学生捣乱起哄有这样一种现象,在开始上课的前15分钟班级的秩序是可以的,但是到20分钟左右班级秩序就开始变得混乱,原因是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有个别学生起哄,其他没有想乱说话的学生看到别的学生说话也就跟着说起来,这样的现象从一个学生扩展到一片再蔓延到整个班级,这样班级秩序就变乱起来,这种情况如果持续几节课学生就会产生不好的习惯——懒散、随便,班级的秩序会越来越乱,形成恶性循环。(四)客观原因——学生对普通学科不重视一些学生认为出语数外这三大主科,其他学科不用太认真,而且一周就两节课,应付一下就过去了,特别是思品学科,有的问题跟学生的日常生活很贴近,学生认为不用背诵就会,特别是选择题,这样的学习态度导致孩子的思想上的懒散、放任,表现在课堂上就是乱说话,破坏班级秩序。二、纪律问题的整治措施针对以上纪律问题产生的原因,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持班级纪律:(一)合理设计教学环节这周我在七一上了一节公开课,设计得教学环节中大部分是学生说、学生讲、学生小组展示,给了学生足够的发言权,我发现平时不听课的学生也很认真地参与,也能主动回答问题,所以,我认为要想改变课堂秩序的混乱应该从自身做起,合理设计教学环节,给学生足够的发言、讨论的时间,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没有机会谈自己的看法而乱说话。(二)运用小组合作、捆绑评价有个别的学生可能不在乎自己被表扬或者批评但是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这个时候就可以运用小组捆绑评价,如果某个小组的学生乱说话就给小组扣一分,在这样的评分机制下,小组内组长和其他组员会主动制止组内乱说话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对老师来说,无形之中运用了多只手帮助自己管理课堂秩序。(三)个别学生要“特别对待”针对班里个别学生不遵守课堂秩序,总是带头乱说话或者下位,给其他学生带来不良后果的,我认为要采取一些特别的措施。。问题学生课上捣乱或者乱说话,作为老师的我们很生气,可能会大声呵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