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美术教学案例――《不离不犯》.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美术教学案例――《不离不犯》.doc

上传人:170486494 2018/9/16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美术教学案例――《不离不犯》.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美术教学案例――《不离不犯》事件过程: 教师上高中新课程《书法》课,讲解第四课《书法与诗律相映·楷书》一课时,分析到楷书的结构规律第二点“疏密匀称,不离不犯”时,一学生突然说“对待恋人要不离不弃”,引起课堂中哄堂大笑。我见状并无生气而是笑了笑说: “对待恋人是一定要不离不弃的。同学们有恋人吗?”我突然把“大问题”抛还给了学生。学生们面面相觑,有的好像还看着某某同学发笑。我知道了,大家看的这位同学并不是刚才突然说话的学生,那么这位学生一定是正在谈恋爱的学生。在课堂上总不能问“为什么大家都看着你?”这样的问题吧。我也故作无知地看了看那位学生,说: “不离不弃与不离不犯相差一个字,但它们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我接着问:“到底不一样在哪里?”。学生们纷纷发言。我就针对“弃”与“犯”两字的区别进行分析: “弃是放弃,抛弃之意,不离不弃是不分离不放弃;犯是走进、靠近,侵犯的意思,不离不犯是不离开不进犯;二者意义相反。写字要做到笔画不离不犯,字才美观大方。”我特意看了看该同学,接着把话题一转: “我们是高中学生,大家都有自己的思想了,对待同学之间的友谊,不能走的太近,即‘不犯’,这样同学情才有美感。如果走太近了,即‘犯’了,就成了“不离不弃”了,也就不是一般的同学情了,失去了友谊美感。我们现在还不成熟,应该要把时间和心思用在学****上。同学们认为我说的对吗?”。至此课堂进入了正常秩序。课后我将课堂上故意捣乱的学生叫到办公室作个别批评,对于那个谈恋爱的学生将其分析劝告,并将这一“特殊情况”与班主任交流。我相信这节课的突发情况对于教学只有好处,并无坏处。案例背景: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要求艺术领域必须达到6个学分,其中美术3分,我校根据实际选择了《美术鉴赏》和《书法》两门科目。学生在学****过程中会不断获得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美术“具有促进人际交流,释放紧张或消极情绪,增强身心健康的作用”。学校美术教育,是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学校教育体系中通过美术活动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学科,其目的不是培养专业美术家,而是通过美术教育让学生掌握美术方面的知识,去培养学生的种种美术方面的能力和品质。针对课堂突发情况,如何应对是每一位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在课堂上,遇到“麻烦制造者”,一石激起千层浪,好端端的一堂课,由于一石的的惊击而波澜起伏,处理不好而变得一塌糊涂。要把握教学的大原则,不要由于个别人的违纪或特特殊情况而影响整个教学过程。“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对教师的一种严峻挑战。不过,挑战与机遇并存,利用好了,便会转化为不可多得的教育良机,给课堂增添不少色彩。不会利用或者利用不好,就错失了教育的时机,而且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程。”案例分析: 美术教育也要渗透思想教育,德育等。对于课堂中的突发事件,看似对教学有影响,其实如果合理处理,非但不是有害教学素材,可能还是很有价值的教育教学资源。这节课的突发事件处理我得到了以为几点启发: “捣蛋鬼”踢过来的“火球”要踢回去,让学生自己思考。千万不要把学生踢过来“火球”抱在怀里,苦了自己乐了学生。在本节课堂上,我就及时地把问题抛还给了学生:“同学们有恋人吗?”,没有一位学生会承认自己有恋人的。并且很自然地“揪”出了真正谈恋爱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学生理解“不离不弃”是恋人关系,“不离不犯”是正常的同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