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学反思.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一花一世 2018/9/16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学反思.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学反思《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是高一年级第二单元的第一节课,设计本课时,我树立了这样的教学理念:地理课的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的学****提升地理认知能力,形成科学态度的过程,是在教学情境下实践过程与认知过程的统一。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2)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认识常见的岩石。(3)引导学生给岩石分类。(4)评价、延伸。综观全课,我觉得是比较成功的:1、充分体现了教师是引领者,学生是科学学****的主体。整堂课,学生是在教学指导下充分地进行自主学****包括提出问题、收集事实、整理事实、研究事实,最后得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结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认知水平都得到了提升。2、注重了科学知识、探究能力、科学思维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培养。教学重点突出,难点也得到了很好的突破,课堂上学生能够认识区别常见的岩石,能够有效、有序地进行研究、能够想出多种多样的岩石分类方法,学****收获大。3、教学课件的运用起了锦上添花的作用。教学本课,我从网上收集了大量的课件素材,结合教学设计了精美的教学课件,是本课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欣赏美丽的岩石风光,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学生一边欣赏一边为美景惊叹,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与对岩石的探究兴趣;〈2〉常见岩石的图片,加深了学生对岩石的深刻印象。〈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动画图,使得这一教学环节知识含量高,又简明、易懂。4、教学最后的评价、延伸。能促进学生形成对学****的反思,激起学生对岩石的继续研究和关注。进一步反思本课教学,如能注意以下教学环节的细微设计,教学时间会更充裕,课堂氛围会更活跃。1、将学生观察的岩石由6种改为4种,将玄武岩、花岗岩岩设计成猜一猜的游戏,猜玄武岩的形成,猜花岗岩的名称和形成原因,这样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充分地去用感观、材料去认识其它几种岩石,既不会影响学生对岩石观察方法的掌握,也不会影响学生对这两类岩石的认识,同时可让课堂气氛多一种轻松与活跃。2、练****时要留给他们思考的时间,以免为讲课而赶课,学生的思考过程还没完成,便以某个别学生最好的答案和结论展示出来,忽略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过程,在他们头脑里直接灌入结论,不利于学****过程与方法的培养,也不符合从知识学****转向素质培养的新课标理念,此点尤其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总之,通过反思本课教学,对探究时间、探究内容的选择设计,我有了更有效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