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刘湘源痛风的规范化治疗
作者:刘湘源,武东引自:中华临床免疫与风湿病杂志,2015,1(2):72-75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历史上的富贵病痛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风湿科门诊的常见病。与此同时,近些年医学界对痛风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痛风的治疗策略、新药的研发及传统药物的用法等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力求通过分析痛风治疗中的关键问题,来达到规范痛风治疗的目的。
一、正确评估患者的病情
痛风的治疗策略已从单纯的降尿酸、止痛治疗,转化为痛风疾病的综合管理。病情不同,治疗策略亦不同,因此首先要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应掌握患者的全面情况,包括患者的血尿酸水平、痛风是否反复发作、有无痛风石、关节是否破坏、肾脏是否受累、有无合并症、有无继发因素、尿酸代谢情况属于生成增多型还是排泄减少型等各个方面。
,简单概括为5个数的意义:5、6、7、8、9(mg/dl):血尿酸水平5mg/dl(即300mmol/L): 痛风石性痛风患者血尿酸达标值;6mg/dl:非痛风石痛风患者血尿酸达标值,也是女性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7mg/dl:男性和绝经后女性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8mg/dl:有心血管危险因素但无痛风发作开始降尿酸药物治疗的标准;9mg/dl:无痛风发作和心血管危险因素开始降尿酸药物治疗的标准。
医生应熟记以上标准来确定哪些患者应给以降尿酸治疗以及患者降尿酸治疗的目标。同时还应该指导患者如何测得真实的血尿酸水平,有以下几点应注意:非发作期血尿酸水平更准确(发作时有11-49%的患者正常,考虑与急性期激素分泌促尿酸排泄有关);抽血前至少停影响尿酸药物5天;抽血前1天避免高嘌呤饮食,禁酒,晚12点后禁食;抽血当天,空腹8小时凌晨抽血,避免剧烈运动。
、关节周围,也存在于关节深部、肾脏等通过查体无法发现的部位,应借助相应的辅助检查。超声可发现肾脏和关节沉积的痛风石,近年来双能CT的应用为我们发现关节深部的痛风石提供了新工具,2005年FDA批准其用于临床,是一项非侵袭性的高敏感并高特异性的检查。
,肾脏受累是降尿酸治疗的指征,应行尿常规、肾功能、肾脏超声评估患者肾脏损害情况。
、高血压、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或肾功能异常等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应同时治疗合并症。
、铅中毒、服用某些药物如噻嗪类药物、阿司匹林、环孢素、他克莫司、吡嗪酰胺等可导致高尿酸血症,诱发痛风发作,应注意去除继发因素。
、尿酸生成过多型、混合型。一般认为尿酸排泄不良型为多,约占高血酸血症的80%。
二正确的治疗策略
非药物治疗在痛风治疗中与药物治疗同样重要,包括患者教育、饮食控制、减肥、戒烟、控制合并症等。饮食控制在降尿酸治疗中至关重要,严格的饮食控制可使血尿酸水平下降1mg/dl。目前研究认为啤酒、白酒可使血尿酸升高,而适当红酒可轻微降低血尿酸;含糖饮料可使血尿酸升高,而无糖饮料不